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公告

《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成果予以公布

日期:2019-12-11 来源:市规划国土委朝阳分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第三章 构建全域生态空间格局,打造大尺度绿化的样板

    深入落实“大尺度绿化看朝阳”的要求,以两道公园环为引领,建设连接朝阳区与外围区域的六个楔形生态空间,实现朝阳境内一绿建成、二绿建好,助力构建市域“九楔”绿色空间结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各类生态要素,加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力度,大幅提高生态空间规模与质量,将朝阳区打造为大尺度绿化的样板。

    第一节 构建绿色空间结构,建立全要素生态空间系统

    第26条 构建“两环六楔、五河十园”的绿色空间结构

    以两道公园环(朝阳段)、六条楔形生态空间、五条重点河流及十个超大型公园为引领,其他河流绿廊和道路绿廊构成的绿色网络为衬托,共同构建“两环六楔、五河十园”的绿色空间结构。

    两环生态为屏:构建以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环和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形成的两道生态屏障。提升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公园环的品质,促进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大幅增绿,打造成规模、成体系的大尺度生态空间。

    六楔联通内外:构建六条贯穿朝阳区与外围区域的楔形生态空间,在五个边缘集团之间形成连接中心城区和外围自然空间的大型生态廊道。提高市域楔形生态空间的贯通性、连续性,打通阻碍联通的关键节点,促进生物迁徙和多样性保护。落实通风廊道管控要求,提升空气流通性。

    五河水网交织:以温榆河、清河、坝河、通惠河及萧太后河(凉水河支流)五条主要河道为依托,建设保障生态及防洪安全、服务市民休闲活动、展现朝阳历史与现代魅力的风景线。

    十园多点辉映:在两环与六楔交汇处形成十个超大公园,锚固全区绿色空间格局,形成生态与城市发展互惠共生的发展态势,带动提升区域环境品质,营造丰富的休闲游憩空间。

    第27条 建立全要素生态空间系统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各类生态要素,形成全要素生态空间系统。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从现状21.37%提高到35%。以绿看地,对生态空间规模实现全域管控。积极利用各类闲置地、未利用地、拆迁腾退地等还绿建绿,不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实现“央畔绿湾,千园朝阳”的美好生态愿景。

    第二节 建设公园城区,打造美丽乐享的游憩绿地体系

    第28条 构建城乡一体、布局均衡、多元发展的公园游憩绿地体系

    遵循“公园城区”发展理念,打造千余个各类公园,形成大、中、小、微四级公园游憩绿地体系。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优化公园绿地布局,因地制宜增加城市公园、小微绿地等各类公共空间,有效提升公园服务效率。到2035年,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6%,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重视公园绿地的特色化发展,避免千园一面现象。强化文化建园理念,打造一批传承地域文化、彰显城市风貌的特色公园。

    第29条 建设大尺度公园绿地,打造朝阳区生态名片

    加快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向城市公园的转型升级,提升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规模和品质,形成连续的公园环状集群,带动北京生态环境质量、市民休闲生活品质和沿线自然景观价值的提升,实现“公园环京城,绿色促发展”,形成首都美丽绿色项链。

    建设温榆河公园、东郊森林公园、黑庄户农业生态公园、朝南万亩森林公园等十处超大型公园,提升周边城市活力,打造立足朝阳、面向全市的绿色核心和城市名片。在大尺度公园绿地的建设中,积极与通州、昌平、顺义等地区做好跨区域统筹和协作,高质量、高标准统筹区域内生态环境修复、文化景观风貌塑造、蓄滞洪区建设等,为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立好标杆。

    第30条 加强小微公园建设,增强绿地游憩功能

    充分利用零散地块、闲置地、边角地等空间,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积极挖潜,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重塑街区生态环境。

    改造提质老旧公园,完善公园绿地休闲游憩、文化健身等功能,重点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休闲需求,促进体育、文化等公共设施与公园绿地结合布局,丰富公园绿地的服务功能。

    加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应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绿视率。有条件的建筑可建设屋顶花园,丰富城市第五立面,鼓励地下设施设置屋顶绿化。

    第31条 构建类型丰富的休闲绿道网络

    依托各类公园绿地、滨水及路侧绿廊、林地等不同类型的生态资源,串联文物古迹、文化资源、重要公共空间、大型公园等兴趣点,局部将绿道延伸至社区,构建安全便捷、景观优美的休闲绿道网络。到2035年,全区规划绿道总长度约350公里。

    第三节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32条 打造“一纵四横,河网交织,湖泊湿地星罗棋布”蓝网系统

    一纵指温榆河,打造自然优美的“一纵”生态带,高起点规划建设温榆河公园。四横指清河、坝河、通惠河及凉水河四条主干河流,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营造活力亲水的“四横”景观廊。

    完善河网交织的“蓝网”骨架,统筹城乡河湖地表水域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景观生态要求,保障城乡防洪排水安全,改善城乡生态和人居环境。充分利用现状公园湖面、公共景观水面及现状坑塘洼地等湿地水面,结合蓄洪区及蓄涝区建设“星罗棋布”的海绵湿地。

    依托朝阳区蓝网水系,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和景观品质。集中建设区外以自然生态保育为主要功能,注重生态修复,打造自然化的岸线;集中建设区内注重市民亲水的休闲游憩需求,重点营造河道周边生态景观环境,增强城市生活与河道公共空间的联系,通过多样特色化的岸线设计,创造舒适宜人的滨水公共空间。

    第33条 打好碧水保卫战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到2035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市级要求,地表水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水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

    治管结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提升地下水水质。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状况达到市级要求。严控地下水超采,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地下水状况调查评价。在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控制开采深层承压水,严格实行地热水、矿泉水等开采许可制度。

    定期监测和评估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安全状况,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的日常管理,统筹抓好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

    第34条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结合本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合理控制用水总量,到2035年全区用水总量符合市级要求。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安全,坚持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生态用水适度增长,优化用水结构。

    2.构建多水源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注重本地水资源涵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增强地表水调蓄能力,加强应急水源储备。充分利用外调水资源,提高再生水利用比例,形成多水源联合调度的供水格局,提升水资源的安全保障程度。按照优先利用外调水、就近利用本地水资源的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安全高效的水资源调度与调蓄体系,预留外调水工程廊道及配套设施用地。

    3.建设节水型社会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用水节水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市政杂用优先使用再生水、雨洪水。促进生产和生活全方位节水。到2035年,全区再生水资源利用量达到市级要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在2015年现状的基础上下降40%以上。

    第35条 建设海绵城市

    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及建设全过程,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水安全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文化发展的综合目标。到2035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实现降雨70%就地消纳和利用;2035年以后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比例稳步提升。

    按照适当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区域,重点解决内涝积水、合流制溢流污染及城市面源污染等突出现状问题。

    第四节 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第36条 坚守耕地规模底线

    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规划计划管控力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城市扩展的刚性约束,严格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坚守耕地保护规模底线。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33平方公里(1.5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12平方公里(1.368万亩)。到2035年不断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集中连片保护,确保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规模总量、空间布局达到市级要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

    第37条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坚持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政策,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农田整治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质量。

    第38条 强化耕地生态功能

    科学合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区,将区内建设用地减量与区外建设用地增量相挂钩,不断促进区外零散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断向区内集聚,注重发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规模生态效益和生态屏障作用。适时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提高耕地的湿地、绿地、景观等生态功能。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