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公告

《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成果予以公布

日期:2019-12-11 来源:市规划国土委朝阳分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总 则

    第1条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紧密围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城市病、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着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加快转变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不断完善城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率先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朝阳篇章。

    第2条 主要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4.《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5.《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

    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7.《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分区规划实施要点》

    第3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朝阳区行政辖区,总面积约464.6平方公里(含首都国际机场约10平方公里)。

    第4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朝阳区发展基本框架,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 落实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规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为分区规划实施的全部要义,科学确定朝阳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着力发挥好促进首都功能优化提升、推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关键作用。深入贯彻减量发展理念,严控城市规模,重点抓好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建设,把朝阳区建设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功能定位

    第5条 朝阳区应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务中心区、国际科技文化体育交流区、各类国际化社区的承载地、创新引领的首都文化窗口区、大尺度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和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

    朝阳区作为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地区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地区,要贯彻落实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重点抓好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要着力深化疏解整治促提升,推进减量集约发展;要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6条 贯彻落实“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充分为中央党政军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以奥林匹克中心区、外国驻华使馆区、首都国际机场等为重点,保障国家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加强建筑高度整体管控,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的高度和选址布局。治理安全隐患,确保中央政务环境安全优良。

    充分融合朝阳区的历史文化和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特色,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核心,全面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服务能力。突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加强以运河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拓展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建设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升公共文化承载能力与服务品质,努力建成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体系,将朝阳区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文化创新示范窗口。

    充分发挥国际化发展优势,把握国家对外发展战略中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担首都对外交往职责,以北京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外国驻华使馆区为依托,全面提升大国首都国际交往环境,充分展示国家首都形象。依托区域涉外要素资源,做好重大国际活动保障、重大国际化功能设施落地,积极承办大型国际会议、展览、体育赛事等活动,提升国际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主动服务好第四使馆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国事活动和国际交往场所,提升周边地区的国际化水平,营造特色、活力的公共环境,打造国际交往中心新亮点。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产业功能优势,打造国际水准的服务环境,提升国际投资与贸易水平,将朝阳区努力建设成为中国扩大开放、国际交往和参与全球的重要枢纽。

    充分把握国家与首都创新战略的方向与需求,着力延展国际化功能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聚焦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服务聚集地,抢占全球创新链高端分工。发挥中关村朝阳园主阵地作用,强化科技服务与创新资本功能,提升技术集成能力、配置能力与转化能力。着力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全面支撑高精尖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展示、交流与合作,搭建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强化政策与制度创新,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将朝阳区建设成为联结全球科技网络的创新节点。

    第7条 贯彻落实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精治为手段,以共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强化匹配国际标准的多层次、高水平服务供给,聚焦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绿化隔离地区城市化等任务,使高品质的城市发展环境成为提升区域能级的助推力,将朝阳区打造为大尺度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和高水平城市化综合改革先行区。

    第二节 发展目标

    第8条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

    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立足朝阳的资源禀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创造高品质发展环境,充分展示大国首都形象,全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朝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

    第9条 2035年发展目标

    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能级上支撑大国首都的发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的职能布局平衡协调。

    ——全面实现减量提质发展,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成为具有国际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的开放枢纽,建立一批彰显东方魅力的文化品牌,成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核心枢纽。

    ——建成首都中心城区大尺度、高品质的绿色空间,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各项制度环境更加完善友好,生活服务配套实现差异化供给、品质化发展。

    第10条 2050年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协调、可持续的典范区域。

    ——成为能够代表全球顶级水平的国际化区域。

    ——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资源配置中心。

    ——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的枢纽节点。

    ——建立绿色可持续的良性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全面实现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节 城市规模

    第11条 保持人口规模适度,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加强人口调控,朝阳区到2035年常住人口调控至333.4万人以内。

    1.优化人口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就业人口结构优化调整。制定落实向重点产业倾斜的就业促进政策,发挥优势主导产业对人才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吸引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发展的人才。改善人口职住结构,加强规划引导,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空间合理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2.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完善覆盖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围绕人口布局和民生需求,加快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在常住人口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提高人口服务社会化水平,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在人口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区、街乡和社区(村)三级人口管理机制,推动管理重心、管理权限、管理队伍和管理经费向街乡下移,充分发挥社区(村)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基层人口信息工作机制,完善区域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加强人口基础数据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人口承载力预警能力。探索建立人口评估制度,将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对人口规模的影响纳入评估体系。

    3.提高劳动生产率

    转变发展方式,到2035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于26.8万元/人。

    第12条 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实现减量提质

    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和集约高效利用。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69平方公里以内。

    第13条 划定战略留白用地,保障服务首都功能

    划定2平方公里的战略留白用地,为服务保障“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承担重大活动、大型事件举办,以及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预留条件。

    第14条 加强建筑规模管控

    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保障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与实际承载人口、土地利用价值、功能区发展要求相适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