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为民办实事 | 太阳宫暖心事+1+1...+N ? 幸福感up up up!

分享:
日期:2024-09-24 09:27 来源:太阳宫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引言

芍药居六社区总人口6658人,60岁及以上老人2217人,占比超两成,老龄化形势严峻,为老服务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解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社区瞄准养老痛点,整合资源,逐步完善服务项目,不断增强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太感谢你们了,让我们不用出门就补办了养老助残卡!”近日,在阳正星老人家中,农商银行太阳宫支行的工作人员拿出随身携带的文件袋和设备,现场按流程给阳正星的老伴儿陈洪训拍照、按手印。随着“滴”的一声,专属于她的养老助残卡办好并激活,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拿着新的卡片,阳正星连声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据悉,此次需要办理卡片的主人是芍药六社区一位重度失能的陈洪训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去现场或线上面部识别完成养老助残卡的补办,在收到陈洪训老伴阳正星的求助电话后,社区书记钱爽和老龄专干李筠第一时间与相关银行进行沟通,因银行也是首次为失能老人办理相关业务,特为其申请“特事特办”,这才有了开篇的温情一幕。

卡办好了,但社区的服务还未结束。工作人员随即对辖区老年人展开了走访,发现有类似需求的老人不在少数,在经过和银行多次协调后,终于为他们办理银行业务找到了“最优解”,“辖区只要是有此类需要帮扶的老人,通过社区联系,我们银行都会优先安排上门办理。”银行王经理说。

“作为一个老龄化社区,我们做的都是一些小事,还远远不够。”钱书记说的这些小事中隐藏着“大智慧”,社区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志愿者和网格员作用,持续提升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让辖区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常问候 用情暖“空巢”

老人养老助残卡消磁,能第一时间求助李筠,也源于社区与他们的紧密联系,社工通过日常走访、“敲门行动”、定期联系等方式,精准掌握辖区空巢、独居、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现状、子女情况及养老需求等信息,也让他们渐渐养成了“有事找社工”的习惯。此外,还会定期上门针对水、电、燃气管道等设施,仔细排查安全隐患,从源头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社工们无微不至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

“很感谢社区对我这么关照,他们经常来陪我聊聊天、有时候还帮我打扫卫生,遇到紧急情况,还陪我去医院,真的像我自家孩子一样!”85岁的王奶奶说道。

勤照料 用心“助力爱”

除了关注大多数老人的需求,社区将重心聚焦于辖区特殊老年群体上,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化日益凸显,失能老人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对他们的照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社工在入户走访时发现,照护人员往往存在着护理知识不足、身心压力巨大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的照料老人困扰着许多这样的家庭。

为了进一步突破居家养老困境,寻找解决养老问题的新路径、新方法,社区从年初开始筹备“助力爱”项目,通过前期入户调研、多渠道筛选评估,最终与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定期为辖区失能老人做身体健康情况评估、现场指导教授家属专业的护理手法,帮助他们学习并掌握日常的护理知识及专业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在专业护理师的指导下,我每天都帮妈妈做手指操、做脚底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还教我很多家庭合理用药的知识,我照顾起来比以前得心应手多了!”失能老人陆阿姨的女儿说。

甘奉献 志愿先锋“及时雨”

在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总在老人们有困难、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用心服务社区每个角落。这就是芍药居六社区的“北集心”志愿服务队,有他们在,让大家感到很踏实。

老龄人口众多让为老服务面临巨大挑战,社区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党建品牌志愿服务队,将便民服务与公益志愿紧密结合,针对老年群体开展不同类型的关爱服务。志愿者们除了在社区组织的公益义诊、艾灸养生、推拿按摩等家门口的便民活动中为辖区老人们服务外,他们还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义剪、维修电器、疏通管道、重物搬运等,无论风雨,随叫随到。

据了解,社区志愿者年龄从18岁到70岁不等,有党员、退休老人、学生、物业人员等,他们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居民参与到服务中来。“因为我们社区是一个新成立的社区,“北集心”将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拓展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让他们乐享家门口的‘微服务’,为他们幸福生活‘加码’。”社区书记钱爽表示。

社区用心打造了一把“钥匙”,能打开辖区老人“心门”,每一位社工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只为托起辖区老年人“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