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北京逾600岁古庙二期修缮工程完工,有望冬奥会前亮相,水立方曾为之北移

日期:2020-12-08 来源: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南侧,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皇家庙宇,它就是“奥园十八景”的景观之一“北顶飞霞”——敕建北顶娘娘庙。它是京城历史上著名的“五顶八庙”之一,亦是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北端的标志性建筑。这座散发古香神韵的特色建筑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园区精心设计过的园林景观将传统与现代景观有机融合。

近日,北顶娘娘庙的三、四进院配殿及山门值房修复工程完工,这将进一步丰富奥运功能区的人文内涵。

此次完工的是北顶娘娘庙修缮二期工程,主要针对的是此前一直作为遗址保护的三、四进院。该项目于2019年5月启动,包括东岳殿(三进院)东西配殿、玉皇殿(四进院)东西配殿及山门东西值房六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517.18平方米。

“北顶娘娘庙的修缮工程经过市文物局严格审批,修缮前,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对此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和评估。参与修缮的施工团队具有严格的专业资质,曾经参与地坛和故宫的修缮工作。修缮全程有古建筑专家参与,三、四进院落的配饰、格局、工程材料均参照了大量历史文献,力争做到修旧如旧。验收的时候,有5个相关部门参与验收。我们在进行原有建筑恢复修缮的同时,还更换了三、四院落内水泥砖地面,恢复古建方砖、城砖地面,做好院落排水,强化其公共服务功能,让建筑更适合后期作为展示厅使用。玉皇殿的原有基座不再复建,继续进行遗址保护,未来可作为展示舞台使用。”北顶娘娘庙管理部主任杨英女士说。

该庙坐北朝南,全庙占地近约10000平方米,依中轴线由南向北原有山门、天王殿、娘娘殿、东岳殿、玉皇殿等,共四进院落。目前对游客开放的为一、二进院落,包括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娘娘殿及其东西配殿(现作为展厅)。目前修缮竣工的三、四进院落为东岳殿及其东西配殿、玉皇殿及其配殿、药王殿、关帝殿。庙内供奉主神“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是泰山之尊东岳大帝的女儿。北顶娘娘庙内的“碧霞元君”相当于泰山娘娘的一个分身,庙内的娘娘殿里面除了天仙圣母碧霞元君,还供奉有眼光圣母明目元君和子孙元君。

2003年,北顶娘娘庙被批准成为北京市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人文奥运”文物修缮计划之中。为保护这座明代皇家庙宇,经过文物专家的仔细勘探,确认了整座庙宇的实际占地情况后,当时即将动工的水立方还曾向北移了约100米。2006年,朝阳区文旅局启动了修缮工程,部分复建了北顶娘娘庙主体建筑的一、二进院落。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顶娘娘庙肩负起了展示北京民俗文化的使命。

杨英表示,北顶娘娘庙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北顶娘娘庙始建于明代早期,本次维修之前,曾在明嘉靖、清乾隆年间整体进行修缮。2019年5月份三四进院落修缮工程开工,在2020年10月12日进行了多方验收,等到三四进院落的内部装修全部完工后,将和目前已经开放的一二进院落一起开放,主要作为民俗展览、展示场地。杨英说,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公共文化平台,而北京民俗博物馆作为北京唯一国办民俗类专题博物馆,尤其以展示老北京的地方民俗为特色,所以很多收藏家愿意把自己的藏品贡献出来,放在这个平台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迎接2022北京冬奥会,北顶娘娘庙还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冬奥会期间,北顶娘娘庙将会举办中国传统的庙会,作为向外国运动员、国际友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还将举办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据介绍,北顶娘娘庙的历史故事也深深吸引着来此参观的游客。诗词作家们也创作出不少与之相关的诗词,比如以下这首刘能英创作的《北顶飞霞》:

北顶飞霞

刘能英

自别泰山邻故宫,日呈烟景与霞同。

高槐香袭浮云外,古柏枝摇夕照中。

月过鼓楼门不掩,车行庙市货流通。

明清商贾今何在?细雨浓愁一洗空。

据介绍,北顶娘娘庙建于1426-1435年,相传北顶娘娘庙初为土地庙,后因明世宗其母许愿,在此修建一座娘娘庙以感恩天赐皇子。 这座皇家寺庙的香火也因此愈发鼎盛。随后因为战乱等原因,北顶娘娘庙经历了多次损毁与修缮,比较著名的修缮记载就是明嘉靖、清乾隆年间的修缮。据介绍,明清两代,北顶娘娘庙除了作为寺庙,也作为物资交流场所使用。解放后寺庙原址为北顶小学、大屯铸造厂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