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得来丨彩虹路的魔法:当孩子们成为社区治理的“小设计师”
分享:
“现在走在学径路上,就像踩着彩虹去上学。”初一学生马漪菲站在色彩斑斓的路面彩绘旁,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这条让孩子们喜不自胜的“安全步道”,正是来广营地区绣菊园社区“红领巾议事团”用童言童语绘就的社区治理新图景。
今年2月份,绣菊园社区组织20余名“红领巾议事团”成员,开展了“学径路安全大扫描”系列活动。他们或蹲下身观察绿化带豁口,或踮脚查看路口盲区,用儿童特有的敏锐发现了三大“潜伏危机”。
01、隐形的斑马线
路段人车混行,五年级的小成员心有余悸地回忆:“有次我横穿绿化带差点被车撞飞。”
02、危险的绿墙
转弯处的植被遮挡视线,形成“盲盒路口”。
03、坑洼的路面
雨天容易积水,影响通行安全 。
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安全隐患,通过孩子们手绘的《安全隐患地图》传递到社区治理的“中枢神经”——“和得来”议事协商平台。
从“被保护者”到“治理者”的蜕变
在社区活动室,孩子们化身“小小规划师”,用蜡笔和贴纸搭建起立体图版。当被问到“如何让小朋友自觉走斑马线”时,一个扎马尾辫的女孩眼睛一亮:“画彩虹色的花和小脚丫呀!哪个小朋友会不喜欢呢?”这个充满童趣的创意,最终成为学径路改造的核心设计。
经过三天头脑风暴,三大改造方案新鲜出炉。
制作卡通形象提示牌,标注“小心有车”“请勿入内”等标语。采用鲜艳色彩和萌趣图案,吸引儿童注意力,增强警示效果。
用彩虹色绘制花朵、小脚丫等童趣图案,以视觉吸引力引导儿童自觉沿规划路线行走,同时美化社区环境。
绘制清晰斑马线,增加减速带等交通标线,规范通行秩序,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通过投票选出最优方案,并亲手绘制设计图。“我希望这个牌子能让大家觉得有趣又安全。”一位小设计师举着自己的作品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在来广营地区和得来议事会的协调下,这场儿童主导的改造得到了多方响应。绣菊园社区通过整合“2024 年朝阳区青年志愿服务人才培育暨志愿服务项目”资源,联合龙湖公益基金会、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等多方力量,将孩子们设计的安全提示牌与路面彩绘板制作完成,并组织孩子们参与安装,让学径路焕然一新。
3月29日,学径路变身“童话长廊”:彩虹步道延伸至学校门口,卡通提示牌俏皮地“站岗”,原本杂乱的绿化带被修剪成通透的景观带。最让人感动的是,孩子们亲手参与安装,用画笔为每一朵彩绘花朵填上颜色。
改造后的学径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斑马线覆盖率100%,行人横穿现象减少60%,安全事故“零”发生。
儿童沿规划路线通行率从30%跃升至85%。
形成“儿童提议—社区响应—多方联动”的闭环机制,累计收集20余份儿童提案,涵盖垃圾分类、心理健康等领域。
学径路的焕新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社区治理理念的革新。家长志愿者主动担任“安全引导员”,每日上下学时段引导儿童走学径路;社区居民对儿童需求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越来越多家庭参与到社区议事活动中。
“儿童友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尊重的环境中成长。”绣菊园社区党委书记邵平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和得来议事机制,增加议事活动的频次,拓宽孩子们表达意见的渠道,探索更多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模式,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被尊重、被落实,为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友好、充满活力的成长环境,也让“儿童友好”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