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她”有名字啦~
分享:
“她”有名字啦
近日,北京朝阳花园节——首届天姿牡丹节火热启动,备受关注的“顶流”牡丹王也盛装亮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牡丹王的独特魅力何在?下面请跟随小太阳的脚步,一起去领略牡丹王的风采吧!
牡丹王的“身份证”
首先,让小太阳给大家科普一下牡丹王的来历。这牡丹王可不是随便就能种出来的,它是紫斑牡丹,属于中国第二大牡丹品种群,来自甘肃兰州。生长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之上,抗寒又耐旱,植株高大,是盛开在黄土高原上的“人间富贵花”。与中原地区的牡丹品种相比,它香气更浓郁、更易成活,也更能适应北京的气候条件哦~
地区工作人员不远万里,从兰州中川2000亩的牡丹树培育基地里精心挑出了5棵高大挺拔的牡丹树。准备返程时却在山脊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棵无人问津的牡丹树。这棵牡丹树生长在环境恶劣的山林之中,虽然身上缠满了藤蔓,但它依然坚韧不屈,展现出一股傲然之态。凭借这股野蛮生长的劲头,这棵牡丹树被选为了牡丹王。
牡丹王的移植也是相当不易。因为位于山脊边缘,地形复杂,挖掘难度极大。地区工作人员和中川基地的负责人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挖掘方案,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牡丹王的根系不受损伤。经过不懈努力,这棵牡丹王终于被成功挖掘并运送到了北京太阳宫公园。
精心呵护
“太阳宫”幸福花有了姓名
4月2日,牡丹王正式在北京太阳宫公园的天姿牡丹园内安家,有了自己的新“户口”。
为了照顾好园内的这一群“大宝贝”,工作人员在日常养护过程中,会随时关注牡丹根部的情况,如发现新生枝条,便会立即剪除,以免影响牡丹的长势。
对于牡丹的灌溉,工作人员也特别专业,“浇水要选择天气暖和时浇透,而在牡丹将要开花时则要停止浇水。”在兰州中川基地指导下,包括牡丹王在内的6棵紫斑牡丹树的肥料是为其“量身定制”的水肥加叶肥,但因其耐旱、适应性强特性,一年只需浇灌、施肥各两三次。
由于牡丹王在“老家”时无人看管,所以当时对于它的花色、花型,一切都是未知。经过了一个月的精心照看和“调整适应”,预计5月下旬开放的牡丹王提前在太阳宫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揭下了神秘的面纱。
走进天姿牡丹园,沿着道路远远望去,牡丹王丰硕的躯干、洁白的花朵便映入眼帘;微风吹来,清新、幽香的气息迎面而来,让人沉醉。洁白高雅的风姿让它即刻拥有了芳名——“白雪公主”。
休养生息 百花待放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据估算,“白雪公主”已有50余年的树龄,它植株高达2.5米,树冠直径3.8米,花期10—15天,预估可开一百多朵花。但因牡丹移栽时要去除多余须根,导致根系不太发达,吸收养分不充足,再加上移栽两地地质条件变化,所以需要剪去花蕾、枝条,以减少根系消耗,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和开花状态。
从缓苗恢复到正常生长需要两三年时间,正常开花也需要两三年,随着营养积累和新根系新枝条的增多,紫斑牡丹才会越长越旺。在“控花养根”的限制下,“白雪公主”依然绽放了50朵花,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在太阳宫的土地上,“白雪公主”的芳香会更加浓郁,百朵容貌肯定更加迷人,小太阳已经迫不及待和大家相约第二届天姿牡丹节了!
“白雪公主”的绽放,不仅为天姿牡丹园增添了新的亮点,也展示了地区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视和努力。未来,太阳宫地区将借鉴各地先进的牡丹花卉公园管理经验,计划组建牡丹植株保护队,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牡丹节的内涵和形式,提高地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以花为媒,让天姿牡丹园成为太阳宫的代表名片。
6株大型牡丹树,不仅散发着国色天香的华美,蕴含着富贵吉祥的祝福,更承载着太阳宫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愿。五月阳光明媚,园内牡丹随风轻舞,仿佛在向游客展示其最美的姿态。让我们趁着假期,赴天姿牡丹园,共赏牡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