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朝阳区产业政策汇编>>文化文明

朝阳区关于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工作意见

日期:2020-09-30 14:13 来源: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进一步激发博物馆活力,促进新时代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朝阳在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建设中“求突破、树标杆、作示范”,实现“建设三区、建成小康”目标意义重大。现就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北京市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益性、持续性、特色性,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区域博物馆品牌活动,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断提升馆藏文物展示利用效率,不断完善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促进区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主要目标。到“十四五”末,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活力持续迸发,基本形成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的博物馆治理体系,构建博物馆之城。

3.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0〕11号)、《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7〕16号)、《关于推动北京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朝阳区“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博物馆体系

1.加快探索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博物馆体系,突出朝阳区博物馆聚集性特点,形成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重要补充的博物馆体系。

2.制定完善政策,集中力量推动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专题性和著名非国有博物馆落地朝阳。

3.筹建朝阳区博物馆,推动国有博物馆文化大众化,让博物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4.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以博物馆为主导的社区综合性文化中心,为群众提供身边的便捷化、品质化公共文化服务。

(二)完善博物馆布局

1.充分利用朝阳区北部和南部两个博物馆聚集区效应,进一步扩大博物馆数量,丰富博物馆类型,打造世界一流和国内知名的博物馆聚集区。

2.突出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为核心的国家级、市级综合性、专题性国有博物馆聚集区作用,形成国际影响力。

3.扶持以高碑店地区为中心的非国有博物馆聚集区发展,扩大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影响力。

4.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性文化空间和街道、乡村特色博物馆建设,以文物收集整理、文脉发掘、优质服务等方式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博物馆,传承历史文脉,厚植文化底蕴。

(三)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将区内各级、各类博物馆纳入全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服务,普及教育、启迪心智、传承知识。

2.坚持惠民导向,完善免费开放机制,支持博物馆对社会开放,尤其对青少年开放,将更多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纳入支持的博物馆免费开放范围。

3.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展览展示、主题讲座等文化活动,并走进社区、学校、企业。

4.结合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博物馆资源对各类人群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5.鼓励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与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做好结合,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6.鼓励博物馆运用信息化、互联网、多媒体等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博物馆、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让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四)促进博物馆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将博物馆建设纳入区域城乡发展规划,带动全区文化和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

2.鼓励各类博物馆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开发休闲娱乐项目,将博物馆作为旅游景点纳入朝阳区旅游精品线路。

3.积极整合资源,根据博物馆建设和参观人群需求,提高博物馆周边综合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服务水平。

4.鼓励博物馆依托文物藏品、陈列展示等大力研发文创产品。

5.依托朝阳博物馆聚集区,建设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形成会展、出版、交易等产业聚集效应,带动地区文化消费。

6.以博物馆为中心载体,增强居民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博物馆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品质。

(五)提高国际文化交流水平

1.鼓励博物馆强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博物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的战略协作,以联展、巡展、借展等形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交流与合作。

2.鼓励博物馆持续推出陈列精品展览,形成国际或国内领先的品牌文化成果。

3.开展博物馆文化产品交流、展评活动,以文博会、展览会等形式宣传、推介优秀文化产品。

4.依托区内丰富国际文化资源、渠道,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优秀国际展览项目,策划一批系统展示灿烂中华文化的展览、活动,以文化节、艺术节、论坛等形式讲好朝阳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六)提升博物馆治理水平

1.引导博物馆依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落实法人财产权,健全退出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和制度化水平。

2.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与国内外高水平博物馆建立协作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深化藏品、学术研究。

3.鼓励博物馆依照《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试行)》等文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文化导向,创新文化传播形式、途径,积极参与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七)健全完善对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制度

1.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朝阳区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营造非国有博物馆良好社会环境。

2.统筹区域资源,高效发挥非国有博物馆专项扶持资金作用,支持非国有博物馆提升管理运营、基础业务、人才队伍、文创开发和服务公众等能力,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传承等。

3.健全行业管理,鼓励非国有博物馆依据自身特点,创新办馆模式,策划精品展览,强化公益服务,提高学术研究,切实提高办馆质量和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

4.加大统筹力度,依托朝阳区博物馆联盟,搭建交流展示和资源汇聚平台,构建共建共享的文博发展格局,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更有魅力。

三、加强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博物馆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做好工作对接,形成整体合力。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将其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整体工作布局,认真研究部署、明确进度任务、全力推进实施。

(二)周密部署,稳步实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切实增强制度意识,强化制度执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博物馆在文旅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服务管理、加大扶持,进一步开放资源、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抓好分工落实。各街乡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充分挖掘地区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推动博物馆共商、共建、共享;并在实施中及时总结经验,发现、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博物馆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博物馆要依法依规加强内部管理,创新运营机制,提升办馆和服务质量水平。

(三)加强宣传,积极引导。要积极推进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博物馆事业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资源等加强宣传,提升博物馆影响力。要深入细致做好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舆论引导,营造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