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朝阳区产业政策汇编>>文化文明

朝阳区推进时尚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

日期:2023-04-12 14:07 来源: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贯彻落实《朝阳区“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提出的“一核一带五城三地两提高”建设目标,保障朝阳区时尚之城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加快推动相关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落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聚焦朝阳区“1234发展战略”,以时尚赋能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时尚文化新高地、时尚产业新基地、时尚消费新阵地、时尚生活新领地,全面建设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时尚之城,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二、建设目标

扎实开展时尚之城建设,优化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时尚之城品牌日益彰显,打造形成一批国际化时尚商圈和时尚地标,创造更加多元的时尚消费场景,开展丰富的时尚发布与会展活动,时尚理念深入人心,时尚消费充满活力。力争到2025年底,时尚之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时尚朝阳品牌更加凸显,群众时尚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时尚全面融入文化旅游和消费各环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彰显。时尚之城成为朝阳区活力多元包容开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区的重要品牌和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三、重点任务

(一)塑造时尚新文化

1.汇聚时尚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时装周”“北京设计周”,持续办好“朝阳时尚峰会”“北京CBD论坛”等重大活动,大力引进国际前沿品牌展会、赛事活动、知名时尚秀展、高层对话论坛等高端消费活动。深入挖掘时尚产业资源,加强与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驻区艺术院校合作,依托园区街区、文博场馆、景区景点等特色点位,打造时尚朝阳系列活动。深化“潮朝阳 FUN生活”品牌建设,持续举办“北京朝阳国际文化旅游节”“北京朝阳森林演出季”“潮流音乐节”等特色品牌活动。在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开展“朝阳时尚消费节”“咖啡文化节”“美食嘉年华”活动。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商务中心区管委会、区体育局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区宣传文化中心

2.引领时尚潮流。联合驻区艺术院校加强中国时尚流行趋势的研究与发布,树立新时代北京国际时尚风向标,定期发布年度《北京时尚产业发展蓝皮书》。打造时尚产业重点承载区,建立时尚零售企业名录库,积极挖掘潜在企业,将品牌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新消费和老字号等时尚零售企业纳入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库,做好精准有效服务。营造时尚、浓厚的商业氛围,吸引更多高端精致餐饮落户,不断激发“黑珍珠”品牌效应。推进北京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建设,培育朝阳本土咖啡品牌,大力发展咖啡消费,打造朝阳咖啡文化IP。搭建时尚传播平台,加大对中国时尚品牌,特别是国潮品牌、老字号品牌、设计师品牌的多维度、创意化推广,深化“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时尚之城”朝阳时尚标签。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二)构建时尚新格局

3.打造国际地标时尚商圈。建设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地铁14号线商业带。对标国际顶级时尚商圈,高水平规划建设CBD、三里屯、第四使馆区三大具备国际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千亿级国际化时尚商圈,使其引领全球时尚文化,成为全球性时尚消费目的地。发挥“两区”政策优势,探索在CBD、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市内免税店,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商务中心区管委会,相关街乡

4.激发传统商圈时尚活力。推广望京小街建设经验,推动太古里西区等优化升级,加快赛特、蓝岛、新奥购物中心、蓝色港湾等传统商业项目提档升级,实现商业空间品质提升和模式创新,形成一批“城市时尚会客厅”。以“文化三里屯”为发展样板,培育认定一批文化元素富集、旅游氛围浓厚、商业特色鲜明的特色消费街区,形成“文化+旅游+商业”消费新地标。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等设施,打造一批各具特色时尚产业示范园区,依托北京服装学院-北京侨福芳草地时尚人才实践基地,探索为时尚类企业、设计师工作室等提供集办公、设计、仓储、展示、销售、直播等于一体的空间资源。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街乡

(三)活跃时尚新消费

5.丰富夜间经济消费场景。持续深化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鼓励夜市、夜食、夜展、夜秀等夜间消费服务,高标准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依托亮马河6公里游船航线,精心策划灯光秀、时尚秀等活动,打造亮马河风情水岸国际时尚亮丽“金名片”。宣传推介通惠河(高碑店段)运河文化水岸文旅光影新场景,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新地标。支持三里屯、国贸等“夜京城”地标发展。继续培育一批“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支持24小时便利店、24小时书店等夜间经济场所建设,引导商业主体适当延长夜间营业时间。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国资委、奥林匹克中心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区水务局、相关街乡

6.加快数字消费场景布局。引进国家话剧院数字智能演艺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文化艺术地标。深化数字经济核心区建设,推动重点商圈5G+8K全覆盖,以三里屯、蓝色港湾、国贸、望京等商圈为试点,搭建“云逛街”平台,打造一批数字消费商圈。推动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积极发展云旅游、云展览、数字艺术、数字体育等线上消费新形态。抓紧投放一批数字零售、数字人民币等消费应用场景,鼓励“AR试穿”“VR购物”等体验式场景,提升数字消费能级。

牵头单位:区科信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委宣传部、区金融办、区体育局

(四)培育时尚新品牌

7.繁荣“四首”经济。以北京SKP、国贸商城、三里屯、798、751等地标为主要承载地,大力吸引国际高端品牌、时尚前沿品牌、原创设计品牌等在朝阳区首发新品,鼓励高端品牌旗舰店、概念店、主力店、买手店等在朝阳区建立“首店”。加快在CBD国际消费品牌前沿阵地等地标性商圈和主力商圈建设新品发布专业平台,着力培育一批新品发布专业服务机构,支持举办新品首发、时尚走秀等品牌活动。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8.培育自主品牌与原创品牌。依托751等特色街区,加快聚集本土时尚设计师,吸引更多原创设计师品牌。鼓励商圈街区集聚一批具有高附加值、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享誉全球的自主品牌与原创品牌,支持开发具有“中国元素”、彰显“朝阳特色”的城市定制商品,持续举办“京潮·京品”朝阳礼物征选活动。支持观夏香薰、元气森林、泡泡玛特等本土消费品牌发展,加强郎园Station国际时尚和文化创意类品牌孵化。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

(五)引领时尚新生活

9.推进城市时尚更新。复制推广“劲松模式”,加强老旧小区和社区微空间改造,强化以文化赋能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和宜居水平。对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城市书屋、影剧院等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时尚化改造,打造文化演艺消费新空间。完善重点景区和商圈支付、语种、应急等便利化功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落实节日景观布置,适时进行灯光秀表演。

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城市管理委

责任单位:区政府外办、区商务局、区残联、区宣传文化中心

10.倡导时尚绿色生活。全力建设“公园城市”,构建朝阳区绿道体系,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提升绿色、休闲、宜居生活品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倡导环保绿色新风尚。以“地球一小时”“3·28世界节能减排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策划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朝阳。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管理委、区园林绿化局、区生态环境局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宣传文化中心、各街乡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制

加强对时尚之城建设工作的统筹指导,建立区校联动和部门协同的的时尚之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合力推进时尚之城建设。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落实国家及北京市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建立时尚之城建设综合管理体系,加大财政对时尚之城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强对外宣传引导

建立城市时尚立体整合传播模式,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网络平台,拓展时尚营销传播渠道,提升时尚之城的国际辨识度和引导力。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时尚之城建设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