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专题>>环保督察立查立改>>整改公示

第八批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及被督察对象查处情况

发布日期:2022-09-13 来源:区生态环境局

序号 受理编号 交办问题基本情况 发生地点
(街道/地区)
污染类型 调查核实情况 是否
属实
是否
办结
处理和整改情况
1 DC0906002   大屯街道飘亮广场小区,地下美食城排烟设备异味扰民。 朝阳区 大屯街道 大气   市民反映的飘亮广场小区地下天下膳食美食城,位于飘亮购物中心地下一层,由北京天下膳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内设15个餐饮档口,其中13个餐饮档口,2个水吧档口。现场检查时,该餐饮单位15个餐饮档口正在营业,安装在广场北侧半地下平台由15个餐饮档口共用的1台油烟净化器因发生故障没有接通电源,导致油烟净化设施不能正常使用,使餐饮档口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 属实 尚未办结   1.立行立改。分三个环节形成工作闭环,一是要求餐饮单位于2022年9月12日前先行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修复,并于9月21日前加装高效净化器,减少油烟排放和扰民问题,同时,做好周边群众的沟通工作。二是在整改期间,大屯街道与区生态环境局将采取电话和微信视频的方式每日与餐饮单位负责人进行联系沟通,督促整改进度,每周现场复查1次。同时,为规范餐饮单位管理,大屯街道将对垃圾分类和食品卫生方面进行严格检查。三是更换油烟净化器后,大屯街道与区生态环境局将于9月22日对餐饮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对油烟排放情况进行检测,一旦超标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2.源头治理。针对异味较重的 “柳州螺蛳粉”餐饮档口,区生态环境局约谈餐饮单位,该单位表态改变经营内容,9月8日“柳州螺蛳粉”餐饮档口已改变为“够粤”粤菜餐饮档口。3.统筹联动。大屯街道加强与区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的联动,督促餐饮单位加强自身管理,落实环保法规,保证油烟净化器正常使用并达标排放。
2 DC0906010   合生国际花园东区,底商排烟设备油烟异味扰民。 朝阳区 双井街道 大气   合生国际花园东区底商共有7家餐饮企业,1家尚未营业,6家正常经营。区生态环境局对6家餐饮企业进行了油烟检测。根据检测报告结果显示6家餐饮企业油烟检测结果均达标。 部分属实 尚未办结   双井街道、区生态环境局要求涉案单位加大净化器及排烟管道的清洗频次,确保油烟净化器运行正常,定期对楼顶露台进行清理。由专业第三方进行现场踏勘,如现场情况满足安装条件,预计于2022年9月22日前对该区域餐饮企业加装油烟在线监控设备以及油烟净化装置。后续,将跟踪整改进度,改造完成后,进行油烟复测,确保油烟达标排放。扎实落实好监管责任,深入了解周边居民诉求,督促企业加强油烟净化器的维护。
3 DC0906014   UHN国际村小区目前正处于施工阶段,施工工程预计毁坏现有绿地及树木,希望制止,保留绿地。 朝阳区 太阳宫地区 生态   UHN国际村小区北侧围墙正在进行修缮施工,该修缮工程已在太阳宫地区办理相关手续的备案并纳入日常监管。存在问题:一、现场存在施工围挡搭设不规范的问题。二、施工中可能对树木毁坏,经核实建设单位已得到绿化局批准并下发的《北京市树木砍伐许可证》编号[2022](朝)106号,不存在非法砍伐树木问题。三、存在因施工毁坏绿地及堆物堆料的情况。 部分属实 已办结  2022年9月7日下午太阳宫地区制定处理整改意见如下:
要求UHN国际村业委会和施工方立即规范围挡,设置警戒线,已整改完毕;已及时修复毁坏绿地。要求北京金地格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UHN国际村业委会、久鑫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参照整改。
4 DC0906016   王四营地区沥青厂(DC0830013)公示的举报内容及处理结果不满意,非伪造环评报告,应为环评报告自称丢失,至今未补办或重办,1998年投产未验收,直至2019年才自主验收,二十一年间存在未验收先投产的情况,2014年后,两次增加生产线设备,属重大变动未报情况,希望依法查处。 朝阳区 王四营地区 大气   经核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1993年依法依规作出该企业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经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多次查找均未找到该单位环评报告。对于环评报告丢失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于已审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遗失的情况,无补办环评报告的要求及程序规定。
    该企业于2019年进行了自主验收。根据《北京城建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原北京市道桥工程公司沥青搅拌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小组意见》,“建设项目性质、工艺、地点未发生变动,为适应环境保护要求,增加污染防治设施,不属于重大变动。”2019年以来,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该单位增加生产线设备。
部分属实 已办结
  一是拟对该单位区域内噪声、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进行补充安装。二是通过联合执法,加大对该企业的监管力度,发现违法问题严肃处理。三是搭建互动平台,在符合生产安全条例的前提下邀请部分市民参观车间。四是向企业宣传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加强生产管理,规范生产作业各个环节。五是规范运输车辆,采取密封苫盖等方式,减少运输过程中异味扰民。六是责成企业积极配合市、区、乡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各项检查、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