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期间,当心涉疫诈骗

日期:2022-09-13 17:11 来源:泉州晚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近日,有不少市民反映接到以“00853”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福建泉州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电话通常声称市民是密接者或涉疫重点人员。经核实,确定为诈骗电话!泉州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骗局一 以流调要求为由索要银行卡号

诈骗分子冒充防疫工作人员群发短信,在短信中,要求受害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到某地点隔离或进行核酸检测,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短信还附有链接,要求受害人按提示输入个人银行卡号码、密码等重要信息。

提醒:防疫工作人员在进行流调时,会进行身份核实以及轨迹核实,但绝对不会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不会以任何理由让市民群众转账或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也不会给被调查人发送任何链接或二维码。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境外来电,请提高警惕,注意甄别。若无固定的海外关系需要经常联系的,可联系运营商屏蔽境外号码,不明链接不能点。

骗局二 声称快递涉疫

不法分子以“快递被检出新冠阳性、无法送达”为借口,给受害人提出“快递被销毁,但会赔付”的解决方案。之后,诈骗分子通过让受害人扫描二维码或下载App填写快递赔付信息的方式,诱骗受害人透露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短信验证码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提醒:此类诈骗属于“网购退款”类。遇到这种情况,应拨打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不能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App等,切勿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骗局三 谎称可快速进行核酸检测

有的市民着急做核酸检测,怕麻烦、不愿意排队,盲目相信有核酸检测的“快速通道”。不法分子就以“加价最快半小时拿到核酸检测结果”为名,实施诈骗。

提醒:核酸检测没有“快速通道”,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小道消息和所谓的“私人渠道”。

骗局四 冒充防疫工作人员加微信

骗子伪装成“防疫工作人员”,让市民添加微信好友,再将受害人拉入微信群。然后,骗子在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一单多任务拒返佣金”“流水不足无法提现”等套路诈骗钱财。

提醒:骗子多通过手机号码添加好友,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刷单是违法行为,网赌十赌十输,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遇可疑情况,可拨打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96110咨询求助,亦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防诈反诈;或可拨打属地疾控中心电话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