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楼长全楼主心骨 热心肠贴心暖邻里
楼门长在社区服务中发挥着“基石”的作用,是社区的宣传员、信息员、巡查员、监督员、调解员,他们对负责的楼栋情况清、信息明,是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中坚力量。燕保马泉营家园社区14号楼的楼门长郭国利,是社区建设的“排头兵”,也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先行者”,他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社区评为“优秀志愿者”,2020年获得朝阳区民政局“2020年优秀志愿者先锋”荣誉称号。
主动请缨 坚守防疫一线
“您回来了。”“天凉快,您在这儿歇着呢。”今年69岁的郭国利是一位老北京人,他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有着老北京人的热情、热心肠和客气劲儿。两年前,郭国利搬到燕保马泉营家园社区,刚搬来就赶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作为“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疫情防控工作,并主动请缨来到社区最重要的大门口参加执勤。
通过几天的值守,郭国利发现每天11点到下午2点、下午5点到9点两个时间段的值岗人手最为紧张,于是他就专门申请这个时间段值守。“从那时候起,老伴和孙子为了适应我的时间,总是等到下午两点多跟我一起吃午饭,晚饭也要等到九点多。”虽然在笑着聊这事,但是郭国利的话语间还是带着一点愧疚。
与此同时,郭国利还负责14号楼的疫情防控工作。由于燕保马泉营家园社区是公租房社区,人员流动性很强,这就给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为了能随时保证楼里的疫情防控信息准确无误,在不能入户的情况下,他积极和社区对接,每天了解楼内居民有没有新搬来的或者搬走的,看看哪家有返京人员需要关注,以便监督返京人员做好隔离工作,告之有何需求随时联系他。“在这方面,郭师傅做得特别认真、仔细,每天都和我们社区人员对接,往往是我们刚刚整理好信息,郭师傅电话就打来问情况,非常及时,并且既认真又热心。”社区党委书记张凤莲说。
邻居是亲人 帮忙是乐事
在防疫一线坚守两个多月,大家对这位老郭师傅刮目相看,纷纷推荐他当14号楼楼门长。郭国利当楼长后也不负众望,成为大家的主心骨。14号楼有200多户居民,他对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尤其对有需求的住户更是了解深入。14号楼有户残疾人,他每次出门都会去敲门,问问需不需要帮忙推出门晒晒太阳,或者帮忙带生活用品、食品、买菜等。
燕保马泉营家园社区住户家里没有阳台,楼里也没有公共晾衣间。大家都把衣服、被子等物品拿到楼下统一晾晒处进行晾晒,但有时候避免不了晾晒完东西要出门。当下雨时,郭国利就帮助大家收衣服、被子等物品拿回家,等不下雨了再给晾出来,经常是收了晾、晾了收。邻居们都说:“自打郭师傅来了之后经常帮大家收衣服,现在大家都形成习惯了,衣服晾外面下雨了,我们就知道郭师傅会帮忙收,等回来再找他或者到晾衣服的地方去拿。”现在谁家有事也喜欢找郭国利,邻里们私下流传一句话:有啥事解决不了的,找咱楼门长。
“有的夫妻吵架,也会来找我。我就和他们聊天,慢慢讲道理,平复他们的心情。这心里舒服了,也就理解很多事不钻牛角尖,俩人感情也就重归于好了。”化解家庭矛盾,郭楼长有一套。化解大家生活难题,郭楼长也有招儿。有一位住户搬进来,可能是书本等物品带有蟑螂,住户又身患残疾。郭国利发现后,立即买来蟑螂药,把屋子打扫干净,很快蟑螂一扫而尽。现在邻居们出远门或者长期出差都喜欢把钥匙放到郭国利这里让他保管,大家对郭楼长信任有加。“邻居是亲人,帮忙是乐事。我做的这些事都是发自内心想做的,也是自己举手之劳。”郭国利以一颗平常心做着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为社区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带动小家大家 好事一起做
郭国利长年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兜里常备药物,早上起来先吃药,感觉身体有不舒服感就赶快吃药来维持。这两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也不是很好使,腰上还长了一个大包。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虽然郭师傅身体不便,但他服务社区、帮助邻里的想法并没有减退。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郭国利跟着工作人员入户奔波;最近换届选举工作开始,他又积极配合做宣传服务。
在郭国利的带动下,老伴和读五年级的小孙子也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他们一起参与社区举办的公益活动,一起加入每周五社区的大扫除,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值守,一起宣传环保、节约理念。在社区里,邻居们经常能看到一家人手拿铲刀,拎着水桶、扫把等劳动工具,不怕脏、不怕累地每周坚持对社区绿化带、小广告等地方进行不留死角的大扫除。“谢谢您,您的垃圾需要分开投放,这是厨余垃圾,这是可回收垃圾,那是其他垃圾。”垃圾桶旁经常会看到郭国利及老伴还有小孙子的身影。闲来无事时候,在门口和邻居们聊天,一家人也会提醒大家:“我们要节约用水电、多带布袋出门购物买菜……”从之前的“守门”到“守桶”,从帮助邻里到帮助整个社区,从夏天到冬天,郭国利从来没有缺席过。
“由于社区人员流动性大,住户背景复杂,从原来的一盘散沙,到现在居民从思想上、认知上逐渐统一,对这个大集体有了更多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如今经常听居民说,咱们社区真好,大家生活就像一家人,这得益于像郭国利这样的楼门长们做的很多工作,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张凤莲说。
“我母亲以前就是个热心肠,以前常看她帮助邻里做一些事情,我现在也做这些事情,这可能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在郭国利看来,好的传承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结果,他希望从他自己做起,慢慢带动家人、带动周围人,一起建设更加文明和谐的社区家园。
文/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