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创城进行时 | 垃圾分类助创城,美化环境齐参与

日期:2021-09-15 12:07 来源:团结湖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

团结湖街道第一时间开展行动

严格落实市、区两级有关要求

结合地区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如今在团结湖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习惯

准确投放率明显提升

形成了地区新时代新风尚

为创建文明城区添彩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广泛宣传,让理念深入人心

“不同标识的垃圾桶功能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些垃圾是有回收价值的呢?”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成员一个个问题的引入下,社区居民也在饶有兴致地学习着如何垃圾分类。据悉,自今年年初至今,团结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各社区实践站,组织“双报到党、团员”、居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建垃圾分类宣讲团,通过走访入户、举办培训、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背景、意义、生活垃圾四分法以及居民家庭“两袋一桶”分类模式等知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促使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确保垃圾不落地工作顺利推进,让文明实践的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桶站值守,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团结湖街道依托“双报到”机制,引导党员、团员、居民志愿者争当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分拣员和监督员,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桶前值守”等活动。桶前值守的过程中,社区党员、团员、志愿者们不仅清扫桶外遗留的部分垃圾,还对垃圾桶站收集容器、桶站架、雨棚、公示牌、宣传栏等分类设施进行认真擦洗清洁,用高压水枪对垃圾桶站进行消杀,保持桶站环境卫生。同时,他们还化身为桶边“垃圾分类宣传员”,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居民规范分类、正确投放,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让垃圾分类新时尚成为新习惯,引领“绿色”文明新生活。

源头减量,促进分类再提升

为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资源回收率,团结湖街道以垃圾分类活动为着力点,引进专业“八爪鱼”第三方回收公司入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建立小区定期垃圾回收机制,鼓励、培养居民养成清理垃圾的良好习惯,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创新形式,调动全员多参与

“积分的垃圾分类活动真不错,我这一个多月积攒了44分,可以换这么多东西。”“兑换的都是日用品,家家户户都用得着,居委会真是用心了。”居民口中赞不绝口的,正是团结湖街道在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行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每一位居民都可以到居委会自行领取垃圾分类积分登记卡,只要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定时定点正确投放垃圾,垃圾桶前值守的志愿者就会在居民的积分登记卡上盖上印花,如此便能积得1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有序在表格上签下名字,志愿者们一边对照着积分表给居民配他们兑换的礼品,一边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册,帮助居民们深入了解活动制度和垃圾分类知识,倡导大家再接再厉,让垃圾分类的行为真正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为推进地区新时代文明建设贡献自身力量。行之有效的积分兑换激励机制,使得团结湖地区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从垃圾分类的“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社区人居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向好转变。

垃圾分类是新时代的一种“新时尚”

更是一场“持久战”

团结湖街道将继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充分利用

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各项资源

引领“绿色环保”垃圾分类新航程

助力文明城区创建

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使垃圾分类成为团结湖共同行动

共同受益的新时代文明新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