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自然资源部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带队,围绕“北京市集中整治不动产‘登记难’及产权底板建设”主题,到孙河地区调研康营家园历史遗留项目化解及办证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孙河地区相关领导参加调研。朝阳区副区长刘福泽陪同调研。
此次调研采取“一线调研+现场督办”相结合的方式。胡善顺一行深入康营四期不动产权证办理现场,详细听取了孙河地区基本情况、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流程与阶段性进展以及针对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的具体解决路径等工作汇报。在办证现场逐一察看办证各环节的服务窗口,体验服务效率,重点询问了业务办理中的难点、群众诉求,与工作人员和前来办证的居民亲切交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胡善顺对孙河地区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结合实际情况,细化落实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不动产“登记难”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点堵点,强化分类施策,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近年来,孙河地区历经地铁15号线、土储、前苇沟棚改项目等10余个腾退项目,于2017年完成整建制腾退,回迁村民全部安置在康营家园一二三四期安置房,共计占地面积约130公顷,建筑面积约250余万平方米,涉及安置房共计约1.84万套。
市区统筹,协同攻坚破堵点
2022年,朝阳区成立了解决历史遗留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动产登记问题工作专班,把孙河地区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列上重要日程,联合孙河地区、孙河农工商公司、昆泰嘉恒等相关单位,公事共办寻求解题之法。区规自分局积极作为,各部门梳理材料,召开多轮会议深入研究突破路径,积极对接各项工作。针对每一期项目,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制定方案进行“破题”。市规自委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专题研究政策突破的路径,特事特办,成功打通办理堵点。
创新举措,精准发力解难题
针对康营家园二期不动产权证办理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朝阳区专班先行为项目住宅部分已安置居民办理个人产权证,同步推进供地与规划许可、土地首次登记等手续办理。创新引入第三方技术单位,就实测成果与前期规划条件开展数据校核,确保后期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顺利开展。
稳步推进,一体办理显成效
在市区大力支持下,2023年起,孙河地区按照“试点先行,压茬推进”的原则,陆续启动康营家园一期BCD、康营二期、康营四期项目不动产权证补办工作,已累计出证4858套,另有4450套预计年底前完成出证,收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公维资金)1.62亿元,累计收缴物业费1562万元,实现了不动产权证办理、物业费和公维基金缴纳一体化推进。
不动产权证办理过程中,区规自分局、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区农业农村局、区税务局等部门积极协助,针对每户出现的特殊问题一事一议,制定相应解决方案,逐户解决办证问题。同时,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各党支部通过支部共建,定期安排业务骨干驻点康营四期办证大厅,现场解答群众房本办理及房屋交易政策问题,保障办理工作平稳有序。
孙河地区将继续在市区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快推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按照既定规划有序启动康营家园一期A区、三期不动产权证的办理工作,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为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