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全市首家小区消防救援物资前置工作站在望京成立,创新基层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日期:2025-08-20 08:51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望京街道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灭火器触手可及,消防水带整齐排列,应急包随时待命……2025年8月,望京街道在圣星社区知语城小区建立了北京市首家“小区消防救援物资前置工作站”,这个创新消防站点将救援物资从社区服务中心前移至居民楼下,把专业消防力量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站点建设——精准调研筑牢安全根基在知语城小区406号楼一层入口处,挂牌成立的“小区消防救援物资前置工作站”格外醒目。这个占地6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不仅配备了灭火器、水带、担架等救援物资,也有电子计时器、视频记录仪等消防演练器材,按“便于取用”原则分类摆放,实现“安全触手可及”。“以往消防物资集中存放于社区服务中心,紧急情况下取用耗时较长,影响救援效率。”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工作站选址经过充分调研,结合小区楼栋分布、人口密度和风险点位综合分析确定,确保覆盖效果最大化。

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会同亚运村消防大队严格选址,着眼于人员方便进出、物资便于取用的一层空置空间。同时,与小区物业紧密联系,阐明建立救援物资前置工作站的意义,获得了首开物业惠安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工作站启用后,社区依托站内物资已组织多次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物业人员的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

居民耿先生曾多次参与社区组织的消防演练,看到新启用的工作站,他表示,“非常好!就在我们楼下,大家安全感更高了。我们楼老人孩子比较多,弄了个消防工作站,真的是保护了我们的家园。就这一点给街道和社区点赞!”

创新实践——党建引领构建多元共治街道通过“党建+物业”“党建+社会资源”“党建+志愿者”“党建+安全工作”四大路径,联动社区、消防中队、爱心企业、物业及楼内志愿者,形成“资源统筹、多方联动”的治理网络。物资筹备采用“四个一点”模式:物业出一点、消防大队筹一点、街道社区备一点、居民群众捐一点,确保物资种类齐全、更新及时,也为居民带来了更多安全感与参与感。

工作站创新采用“社区消防协管员+小区物业”双重管理机制,望京街道配备的29名专职消防协管员即29名小区消防专员,下沉至小区站点,既负责站点日常维护,又作为“移动安全员”参与巡查与宣传。

站点特色——四位一体打造安全闭环站内还设有消防宣传角。夏季聚焦电器防火和电动车充电规范,冬季侧重家庭用火用电安全,摇臂电视机播放消防宣传相关视频,这种浸润式宣传使消防知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张女士早上陪孩子出门时,看到楼下空房间变成了工作站,激动地说道:“圣星社区在寒假曾经组织孩子们到对面消防站参观,孩子们特别兴奋,特别喜欢。这次社区弄了个消防工作站,就在楼下,孩子看到里面的东西,还问我这个是干嘛用的,那个面罩如果着火了应该怎么用,真的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消防器材使用的积极性。”工作站还承担着五级消防体系中“小区消防专员工作站”的关键功能,与2个消防救援站、3个小型消防站、29个社区微型消防站、7个社区消防专员工作站形成立体网络,使救援层级更加细致。

此外,工作站设置在居民楼内,一方面方便第一时间到场的消防专员、消防志愿者及微型消防站人员取用,将极大压缩救援时间。另一方面,无论是消防演练活动,还是消防协管员组织活动,或是社区组织消防宣传活动,有了固定阵地,活动组织也更加便利。

平安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知语城小区消防救援物资前置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街道在深化消防安全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方面迈出崭新步伐。街道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社区,目前花家地西里社区金隅国际小区、花家地南里社区的工作站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