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接诉即办,左岸奏响民生“幸福曲”

日期:2025-07-17 16:38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左家庄街道办事处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左家庄街道

“接诉即办”如同精准导航的引擎

驱动着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

街道秉持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理念

将每一通诉求电话

每一条反馈信息

视为与居民心灵沟通的桥梁




复盘总结明思路


近日,左家庄街道召开2025年上半年“接诉即办”工作复盘会,旨在对5-6月双月评价期及上半年整体工作进行复盘总结,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部署攻坚举措,进一步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接诉即办”工作质效再提升。街道处级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社区书记及办件人员、诉求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市民诉求处置中心聚焦2025年5-6月评价期失分案件,通过细致的问题分析,全面复盘双否诉求的办理过程。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秋佳通报了上半年街道“接诉即办”的整体成绩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并为下半年“接诉即办”工作的有序推进提出方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贾宁对左家庄街道“接诉即办”奖惩机制进行详细解读,明确奖惩标准与实施细则,以制度激励担当作为。纪工委书记周政作工作提醒,强调要严守工作纪律,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会议中街道办事处主任程俊英强调:


  • 一是严抓重点领域,严守工作底线。

    要聚焦店外经营、街头游商等易引发涉否问题的重点领域,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

  • 二是强化提级调度,抓实办件成效。

    加强已办结案件跟踪回访,严防反弹。实时掌握进展、协调堵点,确保问题解决不反复。

  • 三是凝聚思想共识,夯实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强化工作责任心,主动下沉一线解诉求。

最后,街道党工委书记麻晓晖结合现阶段街道接诉即办工作实际,提出三点工作要求

  • 一是扛牢责任不放松。要强化“守土有责”意识,对辖区的事、辖区的人一办到底、负责到底,坚决扛牢工作责任。同时严守工作纪律,确保各项工作不打折扣、扎实推进。

  • 二是沟通衔接不脱节。坚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沟通,主动做好群众工作,坚决杜绝推诿脱责、转移矛盾,要以真诚态度赢得群众理解与信任。

  • 三是多元破题克难点。要活用各项机制与路径,多维度寻找破题出口。整合资源平台,借助专业力量解决专业问题,切实提升工作质效。

“未诉先办”清源头  “全域联动”剿病媒

未诉先办

左家庄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积极践行“未诉先办”,通过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重点区域开展提前摸排,系统启动病媒生物消杀专项工作,从源头阻断病媒传播风险,以精细化治理举措筑牢辖区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经实地走访排查,左北里4号楼周边、静安里23号楼、新源里西5号楼等多处存在蚊蝇滋生、蟑螂活动问题,影响环境品质,威胁居民健康。

闻讯即动

民生保障办公室闻讯即动,迅速联动社区、物业及专业机构,组建攻坚力量,精准溯源、靶向施治。现场立即打出“组合拳”,一方面严令物业、社区火速清运积存杂物;一方面由专业队伍对公共绿地、楼道、垃圾桶站实施滞留喷洒,通过“源头清理+科学消杀”强力切断病媒生物滋生链条。同步启动辖区“清剿”行动。


街道周密部署,科学制定消杀方案,张贴通知直达社区、公告广贴楼门、微信精准推送等“线上+线下”矩阵,全覆盖引导居民主动避让。作业聚焦绿化带、垃圾桶、下水道等风险“重灾区”,实施“地毯式”全域消杀,确保无遗漏、无死角,切实压降病媒密度。此次行动,以“未诉先办”的主动作为,以“标本兼治”的系统策略,全力净化人居环境,捍卫公共卫生安全,为打造健康、宜居左家奠定坚实健康基石。

左家庄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将继续秉持“未诉先办”理念,强化责任、问题、结果导向,持续提升病媒生物防制精细化水平。聚焦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加强风险管控与监督指导,确保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从源头阻断病媒生物滋生链条。




老楼焕新解心结 下水畅通润邻里


民有所呼

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曙光西里2号楼4单元居民长期饱受下水管道反复堵塞之苦,尤其对于住在六楼的李阿姨来说,“水漫金山”令其苦不堪言。焦急万分的李阿姨拨打了热线电话:“这改造卡住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我有所应

面对这一问题,曙光里社区创新运用“三步温情沟通法”。首先,工作人员立即与当事人联系,建立了初步的信任。之后社区工作者携带详细施工图纸多次主动登门,逐条解读施工问题。最后工作人员设身处地分析利弊,通过反复、耐心、务实的沟通,刘阿姨切实感受到社区的诚意与担当,理解了改造对于全楼的重大意义,最终欣然签字同意。


左家庄街道曙光里社区以“磨破嘴、跑断腿”的韧劲与真诚,于细微处化解矛盾、凝聚邻里共识,生动践行了“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治理理念,不仅畅通了老楼管道,更润泽了守望相助的邻里深情,为老旧小区治理注入了暖心力量。



巧解烦心滴水 护航双赢之路


民有所呼

位于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新源西里社区的一位居民家中,滴水导致的噪声已持续四月有余。昼夜不息,居民不堪其扰,拨通了12345热线寻求帮助。

我有所应

左家庄街道新源西里社区立即响应,通过逐层走访排查,精准定位噪声源头为居民楼旁的商业楼内的排放管道。面对涉事的高新技术企业,于是社区主动上门,用心倾听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并将“不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作为标尺贯穿始终,积极探讨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如何用最快速、最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方式进行合规化改造。同时,社区建立起社区-企业-居民三方沟通机制,消除信息壁垒,增进互相理解。



最终在社区的帮助下,企业在屋顶铺设了一个加厚软垫。柔软的屏障瞬间吸收了滴落的水滴,困扰居民的噪声问题得到了解决。一块普通软垫,托举的是居民期盼已久的宁静;一番法规宣导与协调整改,校正了企业行为的航向。



左家庄街道新源西里社区的实践,恰是基层治理智慧的生动注脚。当“烦心事”变成“顺心事”,不仅化解了矛盾,更凝聚了民心,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治理的效能,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左家庄街道的接诉即办

不仅是对问题的回应

更是对承诺的践行

用行动诠释着

“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内涵

让幸福在左岸的

每一寸土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