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呼家楼街道始终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依托“接诉即办”机制快速响应群众诉求高效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与担当
校园鸽窝惹民愁多方联动筑安宁
首都经贸大学红庙校区宿舍楼顶夹层近期成为野生鸽子栖息地,噪音及卫生问题对周边居民和师生生活造成了困扰。小庄社区接12345市民热线工单后,立即启动联动机制,联合校方、区园林局、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展开治理。
经现场勘查,夹层空间低矮、鸟类种类复杂成为治理难点。社区通过“接诉即办”机制协调区园林局鉴定确认非保护鸟类,校方制定封堵方案后仍面临施工安全、夜间协调、驱离效果不确定等挑战。社区书记赵婧玮牵头成立专项小组,整合多方资源:区园林局提供专业指导,施工队优化作业方案,综合行政执法队保障夜间施工,社区做好居民沟通,形成联动闭环。
最终通过封堵夹层空间、综合驱离手段成功解决问题,并组织验收杜绝隐患,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获得居民的高度评价。
精准“吹哨”破难题守护居民“静”好生活
低频噪音治理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难点,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日前,金台里社区接到居民反映配电室存在扰民噪音,但多次排查未果。面对僵局,社区启动“吹哨报到”机制,邀请供电局、环保局专业人员携带设备现场“会诊”。
经工作人员细致排查,最终锁定楼道电灯控制开关为噪音源头,现场对楼道电灯控制开关进行了处理,噪音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高兴地表示:“没想到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以后能睡个好觉了。”
主动调解化纠纷架起物业居民“连心桥”
物业服务态度对居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体验,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
徐女士是马上要入住到金台社区的新租户,因觉得居室内原有照明暗,让家中保姆到物业更换亮度大的灯管。徐女士因更换灯管问题投诉物业态度恶劣,金台社区第一时间介入,经调查发现系保姆与物业沟通产生误会。
工作人员耐心安抚徐女士情绪,并协调调取监控核实,最终化解矛盾。社区以“不回避、不推诿”的态度,推动双方消除隔阂,赢得了居民认可。
温情疏导促和谐织密邻里关系“暖心网”
退伍军人刘大爷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长期投诉楼上“噪音扰民”。核桃园社区接到诉求后迅速行动,在与老人沟通时发现其存在失眠、焦虑等症状。社区联合精防医生入户评估,通过心理疏导帮助老人缓解焦虑。
然而,刘大爷的精神状态急转直下,老人认为楼上小孩故意制造噪音,于是开始敲击楼板。为了妥善解决问题,社区秉持着不放弃的态度,联合司法所、律师组织调解,引导双方依法维权。
经过长时间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老人承诺不再过激行事,楼上住户也明晰了维权途径。社区以“不放弃”的韧劲,为矛盾化解注入法律与温情双重力量。
呼家楼街道始终以“接诉即办”机制为抓手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推动“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升级用速度、温度与专业度书写民生答卷提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为打造和谐宜居环境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