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假期结束年味就散?从热气腾腾的社区饺子宴到暖意融融的新春送福,从红灯笼映笑脸的街角到剪纸文化的非遗传承……快和小太阳一起点击开启这份专属“宫”里人的新春回忆录吧。
1.暖 "新" 相伴 福满一家
灯笼高挂,彩带轻扬。在西坝河北里社区,“暖‘新’相伴 福满一家”新春家宴现场地区武装部部长吴日周、副主任任平丽与社区空巢老人、快递小哥围坐一堂,共贺新春。
案板上 一双双巧手翻飞,有的居民三指一捏便捏出圆润的饺子,新手们则凑在“老师傅”身旁学得认真。
热气蒸腾中一盘盘饺子端上桌,大家在唠家常中品味饺子的温情。“咱社区是‘小家’也是‘大家’,热乎日子靠大家伙一块儿‘包’出来!”一位空巢老人说道,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流淌,邻里情、敬业情是西坝河北里社区新春的“关键词”。
2.墨香凝福 情暖新春
想让新春更有仪式感、人情味,当然要从写春联、送福字开始。
在芍药居一社区、芍药居五社区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提前备好笔墨纸砚,社区党员、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把喜庆和幸福融入笔端,青少年们在书法爱好者的指导下紧握毛笔,把美好祝福和心愿写进福字里。
青少年们拿着写好的春联、福字,来到单元楼内认真张贴,并为独居老人上门送“福”。看着这些充满童趣的春联和孩子们的笑脸,宋阿姨激动地说:“社区组织孩子们送福的活动太有心了,看到他们写的春联,心里暖乎乎的。”
3.非遗绽彩 童心剪春
乙巳蛇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在芍药居五社区“巧手剪窗花”活动现场,15名青少年仔细聆听老师讲述剪纸艺术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以及基本技巧。
在老师的指导下,青少年们拿起剪刀和红纸,小心翼翼地折叠、裁剪“福”字、小花……指尖流转间,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没想到孩子能静下心来学剪纸,还说要剪个‘小蛇’贴在家里!”一位家长感慨道。
新春佳节已过
美好生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