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缤纷活动助力社工成长 | 呼家楼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系列活动

日期:2024-10-06 11:24 来源:呼家楼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促进呼家楼街道社区工作者个人素质提升、激活社区居民自治积极性、团结“两企三新”青年发挥作用,搭建社区多元共治体系,呼家楼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自我探索,揭示内心宝藏

近日,呼家楼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金桐社区成功举办了“两企三新”小组活动的首次活动,主题为“自我探索|OH卡时空任意门”。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而友好。

小组的成员为两企三新企业的职工,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带领,帮助职工们在社会融入、社群社交、自我认知等方面获得支持与成长,为他们在职场工作之余,创造一个开放和支持的环境。

活动开始于一个破冰阶段,参与者首次体验了OH卡,通过“画中我”和“镜中我”游戏相互介绍,逐步消除陌生感,建立起信任与联系。在主题游戏环节,通过抽取卡牌,反思和整理出生命中的重要经历。大家将卡牌分为孩童、求学、青年、中年、老年和此时此刻六类,分享了各自的人生故事与感悟发现。社工借助结构化的OH卡引导参与者分享回顾个人的关键人生节点。鼓励成员自由表达意见和感受,帮助参与者深入挖掘自我,引导自我反思。借助小组中参与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个体从交流和他评中锻炼社交能力、扩宽视野、促进个人成长。

大多成员表示,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仅重新审视了过去,也对当前的自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次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自省的平台,还为今后的个人成长奠定了基础。通过“自我探索”,大家都意识到,内心的宝藏等待着每一个勇于挖掘的人。呼家楼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续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帮助更多社区成员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

理论学习 为工作充能

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促进优秀社工培养的首次讲座,旨在进行优秀社工能力的提升。此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副系主任李翕然教授授课。

讲座聚焦社区治理、社区服务中的热难点问题,直面社区实际工作,围绕“社工应具备的能力”,通过理论讲述、案例分享的方式,阐述了社会工作的定义、性质、主要理论、工作方法等专业知识,提示了社工如何通过专业方法解决民生难点、治理痛点、工作堵点,为我们开展基层自治共治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智慧力量。

学员反馈李教授授课的实用性非常强,后续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化解社区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共议 共治成长营

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了“社区共议•共治成长营”议事协商小组的首次活动。“社区共议•共治成长营”是计划面向呼家楼街道社区工作者,提升其议事协商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小组。

活动开场,带领者对本小组的整体目标及本次活动的小目标和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小组规范。随后通过随机抽取参与者们事先写好的便利贴,逐个邀大家自我介绍,迅速打破了初见的陌生感,有助于小组工作在开始阶段帮助组员建立信任关系。

在随后的环节中,带领者系统地介绍了议事协商的核心理念,并探讨了社区自我管理中的协商方法。大家围绕“所在社区有哪些适合议事协商的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在分享反思环节,每组代表分享了讨论结果,其他参与者纷纷提出建设性意见,讨论气氛热烈。

活动最后,带领者总结了议事协商的关键要素,鼓励社区骨干们在今后的社区事务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协商能力,增强社区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呼家楼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位于殷金凤工作室,后续还将开展更多活动。力争进一步优化呼家楼街道社会服务供给,搭建“社区(村)—街道(乡镇)—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与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协作联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