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广营地区组织开展“营”造精彩·点亮未“来”社区工作者读书会系列活动。此次系列活动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来广营地区合作共建“致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持续深化“学校+社区”共建模式,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人才智库优势,助力社工队伍启智增慧,推进地区人才培育。
读书会历时两个月,由北大学生秦滔、陈马含沁领读社会学经典书目《乡土中国》。
图书简介
BOOK《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最知名的社会学著作之一,它以理论总结指导实地研究,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此次读书会通过对《文字下乡》、《无讼》、《长老统治》等重点章节的阅读研讨,引导社工初步建立社会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等,提高社工调动社会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悦读·初识社会学
“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北大学生通过文字下乡、文字再下乡中典型案例向我们阐述了社会学最核心的方法论——视角转换。从横暴权力、同意权力之外的教化权力,向大家解释了社会治理中的“长老统治”和“文化”协同控制的作用。这些文字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给社区工作者理解社区文化、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等各方面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悦思·探索实践治理
读书会上,社区工作者围桌而坐、凝神静听,在阅读、分享中建立起对社会工作的思考和认识。社区工作者和北大学生从理论基础和生活体验角度,对社区动员、社会稳定与“熟人社会”建立等社区治理探索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悦享·交流共促成长
最是书香能致远,青春作伴好读书。社区工作者在北大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中汲取,在同伴们娓娓道来的分享中思考。对百姓的日常生活、人群心态、社会思想等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策划团队也从众多分享中筛选出优秀读书报告并进行颁奖,共促社区工作者互学互鉴,共同成长。
广达路社区赵力力
在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将乡土社会仅仅想成是一个简单的农村社会,更是蕴含各种情意的地方,乡土社会的价值和魅力不可忽视。尤其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尊重他们,去芜存菁,传承乡土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品质,根植厚土,培育出和谐之花。
清苑路第五社区崔顺杰
具体到社区工作中,了解和尊重每个居民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网络是至关重要的。在处理社区居民纠纷时,我更多地从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出发,理解各方的立场和需求,而不是单纯地从规则和法律的角度去裁决。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居民的想法,也能更妥善地解决问题。
清友园社区所慧
《乡土中国》让我深刻认识到,社会工作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更是要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探寻一条适合每个人发展的道路。我们要以这本书为镜,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为乡土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社会工作的温暖与力量。
立城苑社区吕红颜
做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接触的居民更是各行各业、文化认知也是千差万别,我们在做接待工作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切勿盲目回答和行动,做到多听多了解多咨询,然后再耐心细致地和居民一起努力使得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要保持学习进取的态度,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格局,做最好的自己。
下一步,来广营地区将继续深化共建模式,创新人才培育,强化基层赋能,推动社工队伍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添加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