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内容页

【井观】70年产业升级:乘改革春风“CBD后花园”拔地而起

日期:2024-03-04 10:28 来源:双井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从古至今,有如此深厚历史文脉的双井,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历经百年的变迁后而今有怎样的革新?建街70周年【井观】专栏将继续为大家讲述双井的故事……

 

兴于漕运:

 

第二章  舟楫繁织埠通人和

 

 

随着时代的变迁,20 世纪初,根据中共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的相关部署及规定,双井的工厂陆续退出人们的视野。企业外迁后的土地陆续逐步开发,双井地区由原来的工厂区转为新型建筑开发区。地区发展向现代化城区迈进,呈现开发建设齐头并进、现代化进程加快的特点, 地区建设进入黄金发展阶段。

 

 

01

 

昔日厂区重装亮相

 

2002 年起,CBD 的高速发展和广渠路拓宽延长成为区域发展的推动力。双井这个机械工业中心,一改往日钢铁巨人的形象,逐渐成为了“CBD 后花园。双井很多房地产项目的土地都来源于工厂用地,比如富力城所在地曾是东五厂、首城国际中心所在地曾是北京吉普车厂。

 

 

2002 年以前,双井这片字格的地区是集合了北京齿轮总厂、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北京建筑机械厂、北京重型机器厂等工厂的重工业工厂区。2002 年,富力地产投资在广渠门外东五厂地块建设北京富力城,这在当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公开招标地块。

 

 

富力城建设前后,房地产开发渐起,沿线依次地出现了九龙花园、苹果社区、乐成公馆、外企公寓等中高端社区,地区发展向现代化城区迈进。

 

 

2008 8 8 日晚 8 时整,第 29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举国狂欢。与此同时,双井在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2008 9 月,乐成中心正式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 10.48 万平方米 ,成为双井的地标性建筑。富力广场也在这一年开业。2008 年,伴随着富力广场和乐成中心的建成,双井完成了商业升级,成为当时北京少有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一站配齐的潮流消费地。

 

 

据统计,1996 年至 2010 年期间,双井街道累计新建 18 个小区 145 栋居民楼。华丽蜕变后的双井地区,住宅与商务混搭,云集着富力中心、富力双子座、东环国际大厦、乐成中心、优士阁等甲级写字楼,富力城、富力公馆区、苹果社区、乐成公馆、外企公寓、复地·首府、金茂府等星罗棋布的高档楼盘。(摘自《双井街道办事处街志》)

 

 

02

 

筑巢引凤 激发了地区经济活力

 

上世纪 90 年代,双井街道工委、办事处紧抓地区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对辖区内违建予以拆除,同时广泛发动居民开展周末卫生日”“月末清洁日等活动,提高居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

 

 

与此同时,双井街道结合迎回归”“迎国庆”“服务奥运等契机,积极对辖区内环境进行改造提升,据统计 1996 年至 2010 年期间双井街道对辖区内垂杨柳中街市场、垂杨柳南街市场、垂杨柳东街市场、和平村二区市场、和平村三区市场进行拆除(改造)。对辖区内近 25 万平方米违建进行拆除,并进行整体城市规划建设,其间累计打造精品亮丽街 12 个,累计总长度 1.5508万平方米,打造精品小区 2 个,对辖区内 10 个老旧小区进行环境改造,改扩建小区道路 24 条,建设街区公园 2 个,建设万米绿地 2 处,对建筑物外立面粉饰170 栋。2010 年后,双井街道紧抓地区高速发展机遇,推动地区环境建设,2010 年至 2021 年间,累计拆除违建 51355.3平方米,补种绿化 20.49 万 平方米, 墙面粉饰 20.18 万平方米 ,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22.26 万平方米 。

 

 

地区环境的提升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街道工委、办事处全面加强引税工作,做好税源建设。对辖区内非公企业进行摸底排查,核实企业情况,摸清区域税源底数。把指导、管理区域经济的着眼点放在投资环境的建设上,积极为吸引非公经济落户,涵养税源创造条件。2002 年,双井地区国企用地大面积开发,双井街道再一次抓住机遇,积极引进、培植、涵养税源,吸引更多商户入驻双井,地区在库单位由 580 家增加到 1100 家。

 

 

2003 年,双井街道进一步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即凡是企业注册到双井地区的,街道承诺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2001 年至 2010 年间,双井街道累计区级财政收入 197918.4 万元,小房产税 4738.3 万元。2010 年后,双井街道持续推进地区产业调整,拉动地区经济发展,2022 12 月末全年累计完成区级收入 5.62 亿元 , 同比增长 2128.28 万元,增幅为 3.94%,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 100.15%,全年征收小房产税 1234.32 万元。(摘自《双井街道办事处街志》)

 

 

03

 

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上世纪 90 年代,23 路公交车是双井人出行选择的一个重要工具,从虎坊路到化工路西口,途经广渠门、马圈、垂杨柳、造纸厂等地。如今的 23 路公交车站点更多了,座椅也更加舒适,但却已不是双井人唯一的出行选择。1996 9 3 日,300 路公共汽车外环线开通。300 路是北京第一条大站快车线路,全程 48 公里的运营线路上仅设 19 个站点,是北京市内最为拥挤的公交线路之一。

 

 

2007 年,300 路日均客流超过30 万,但目前已经降至不到10 万。2013 年,地铁 10 号线的全线贯通,为 300 路减轻了不少压力。随着居民需求的不断增加,途经双井的地铁线路也在不断建设。2014 12 28 日,北京地铁7 号线除双井站和垡头站暂缓开通外,全线开通,成为一条自北京西站起东西向穿过南城地区至东南部垡头边缘的线路。2020 年底,地铁 7 号线与 10 号线双井换乘站全线贯通。据统计,途经双井街道的地铁线路有 5 条,地铁站有 12 个。地铁站 750 米覆盖率达到 70.1%,公交站 300 米覆盖率达到77.3%,远高于北京平均水平。

 

 

交通便利给地区居民带来了便利,同时双井街道也在持续关注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及养老问题,街道依托社区党委打造品牌志愿服务队,带领辖区居民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青少年活动、科普宣传活动等。每个社区打造了自己的文体活动队,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同时,双井街道工委办事处以市、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为契机, 以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统计居民日常生活、信息获取、交通出行、文体娱乐、老人居家养老等方面的需求,重新修订社区资源数据库,确定了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4321 建设计划。挖掘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文体机构服务潜力,在全区率先试点学校体育设施对公众开放,实行亲子幸福成长计划,并增建 2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扩大各类志愿者队伍,丰富志愿服务类型,并将辖区内各类便民服务机构纳入一刻钟社区服务网络。针对地区老旧小区多、老龄人口比例大的客观情况, 进一步发动社会资源,创新为老服务形式,如为老人提供就餐、购物、助浴、理发等多种服务,满足居家养老日常需求,提升居民幸福感。(摘自《双井街道办事处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