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内容页

一夜“消失”!立水桥地铁口“堵心”共享单车去哪儿了?

日期:2024-01-31 10:49 来源:来广营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2023年,来广营地区先后在立水桥A、B出口启用了三处总计7500余平方米的共享单车公共停车区,可以容纳5500余辆共享单车。同时,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共享单车公司组建公共停车区动态维护小组,每天引导、维护和及时清运共享单车,有效疏解了立水桥地铁A、B出口通行困难问题。

共享单车去哪儿了?

“今天地铁口的共享单车去哪儿了?”家住立水桥社区的王女士表示,每天早晚高峰期,无数上班族骑着共享单车到立水桥地铁A口,“把车一停,人进地铁了,成排的共享单车停在马路上,过人过车都困难。”2023年12月25日,立水桥地铁A口北侧和西侧桥下共享单车公共停车区正式启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引导行人到公共停车区停车,并及时清运单车,使停车区能够维持良性运转。

治理前“原本站口有一个小型停车场,仅能停放数十辆自行车。但相较其它车站,作为换乘车站的立水桥站A口、B口人流量较高,小型停车场无法满足乘客的停车需求,于是出现了共享单车在站口附近的马路上‘大排长龙’,胡乱停放在人行便道甚至占用自行车道的情况,对周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随着立水桥地铁A、B出口共享单车停车区陆续启用,立水桥地铁A、B出口的交通问题得到缓解。“现在不用费劲找地方停车,共享单车整齐有序地排放,看着舒心,骑进来就会自觉地按顺序停车,进地铁也方便,不用绕路,真的很棒。”行人刘先生表示。

动态维护良性循环

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协调社区、志愿者、共享单车公司组建动态维护小组,对公共停车区进行日常维护。每天早高峰7点至9点,立水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在地铁口、公共停车区入口引导行人到停车区内停车,并及时摆放,以达到空间利用最大化。“我们调动了多方力量,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保洁公司、共享单车工作人员等,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共享单车停车区的有序运行和环境整洁。”立水桥社区党委书记马水表示。

立水桥社区和共享单车公司还组建沟通群,社区工作人员定时巡查停车区内空间使用情况,如果空间紧张,会在群里及时通知共享单车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清运。收到通知后,哈啰、美团、青桔单车企业工作人员在3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进行清运工作。同时,来广营地区综合执法队对立水桥地铁站重点区域开展定期巡查。“通过对地铁站出口周边流动商贩、私搭乱建、张贴小广告等违规行为的有效治理,为周边居民和行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介绍。

党建引领多方共治

立水桥地铁站因临近朝阳区和昌平区交界,被喻为“朝阳区北大门”,是地铁5号线和13号线的换乘车站。因紧邻天通苑居住区,周边地面交汇多条公交线路,人流车流潮汐现象突出,立水桥地铁站瞬时人流峰值可达上千人。以前,立水桥地铁站A、B出口外各类车辆混放、乱放、占道,严重影响交通,来广营地区多次开展联合治理,却始终无法根治。

在来广营地区办事处主要领导部署下,主动探索疏通交通良策,吹哨北京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等多部门,召集城乡建设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地区责任规划师、立水桥社区、保洁公司、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共商共联,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听取多方意见、形成解决方案,并多次召开共享单车协调调度会,调动辖区资源力量,对地铁周边及桥下空间进行了环境提升改造。

据了解,来广营地区2023年3月在立水桥地铁站B口建成5000平方米共享单车公共停车区,安装蓝牙道钉465个,最大可容纳共享单车2500辆。12月分别在立水桥A口北区建成1150平方米,西区1360平方米的共享单车公共停车区,安装蓝牙道钉446个,最大可容纳共享单车3000余辆。

立水桥共享单车停车区通过优化人流车流动线设计,安装回型门、隔离护栏和蓝牙道钉等措施,合理进行分区布局;通过沿线设置手绘指引标识、播放“小喇叭”、早晚高峰专人引导等方式指引行人规范停车;社区志愿者协助摆放车辆、清洁停车场等,引领行人养成有序停车、爱护环境的习惯。

“根据车辆停放情况,动态调度共享单车企业及时投放和回收车辆,形成动态巡查、常态维护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市民有车可骑、有地可停、停放有序、高效换乘,有效提升站区整体交通环境品质。”来广营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刘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