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内容页

望京人救助受伤“怪鸟”,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日期:2023-12-28 08:55 来源:望京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近日,圣星社区一位居民在散步时突然发现一只受伤的鸟。走近观察后,大脑迅速检索自己认识的鸟类。然而脑海中闪烁的却是:“没有找到您要的内容……”看到这只鸟一脸“我很稀有”的表情,居民犯了难:不知道这只鸟是否还有同伴,为何受伤,不敢轻易施救。但是现在天气太冷,不足零度,放任其在野外,非常危险。于是居民小心翼翼地将鸟抱回家中。

家里突然多了一只不知名的野生动物,居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联系了圣星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旋即上门查看。社工表示,曾经在附近公园见过类似鸟类,但不知是什么种类。为了尽快施救,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并在征得居民的同意后,将这只鸟带到了社区居委会。

社区工作者每天和居民打交道,却极少和鸟类打交道。看到这只鸟精神状态不佳,瑟瑟发抖,社工将其挪到离暖气较近的地方,并尝试喂了些水。不一会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专业人员赶到,并一眼认出,这是一只夜鹭!

专业人员表示,夜鹭属于水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溪流、水塘、沼泽等区域,因其喜欢夜间行动,故得名夜鹭。专业人员还表示,夜鹭对环境十分挑剔,只选择安静不被打扰,水生物种类多,林木覆盖率较高的环境,轻易不亲人。而这只夜鹭能够与人亲近,除受伤的原因之外,很大可能源于在本地区栖息时间较长,有了适应力。

在判断种类后,这只受伤的夜鹭将随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人员前往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救助,在恢复健康后放归大自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还委托圣星社区将《优秀自然保护支持者》证书颁发给最初救助夜鹭的居民。

近年来,望京地区环境提升卓有成效,形成了北起望和公园北园,南至望京河的宜居自然环境。仅2023年,鸟类爱好者在望京地区观察到的野生鸟类已接近百种,其中不乏夜鹭、苍鹭、山雀、白头鹎、小鷿鷈(pì tī)等过去很难见到的野生鸟类。

望京街道在打造城市中的花园的同时,也注重宜居自然环境建设,通过留白增绿,宣传爱护动物知识,实现野生动物与人的和谐共存。望京街道在做好环境提升的同时,也以社区、学校为阵地,引导广大居民树立文明理念,共同呵护环境,让望京成为和谐宜居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