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新时代文明实践】巧手捏面塑,指尖传非遗!管庄这场活动超有趣→

日期:2023-05-29 09:56 来源:管庄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一双巧手塑乾坤

小小面团如何“七十二变”

让非遗面塑在指尖生花?

普济闸又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快来跟随小编的步伐

一起到访非遗体验日活动

现场寻找答案吧!

5月18日,管庄“玩转非遗 乐享美好”第二期非遗体验日活动在地区记忆传承馆举行,来自各社区的二十余名文体干部参与。

走进记忆传承馆

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馆内,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幅老照片,展厅内摆放着的缝纫机、农耕用具、梨花算盘等一件件颇具年代感的老物件儿让人仿佛回到了从前那段岁月。大家重温这些年来管庄发生的变化,回顾地区在经济建设、城市化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内心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

来自东会村的韩仲文老师是“普济学善”文场队伍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管庄人讲管庄事”系列推广活动的第二位讲解人。韩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文场”这一风俗的含义、“普济学善”文场队伍的历史沿革、具体内容以及普济闸的历史由来,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民风淳朴、人心向善、邻里和睦的精神传承。

非遗面塑体验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本次活动特邀朝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非遗面塑传承人冯三杏老师现场讲授面塑文化与技法,让大家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

活动现场,冯老师讲解了面塑的起源、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方法,并示范玫瑰花的具体制作过程。

大家学得津津有味,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便拿起面团和工具开始了“艺术创作”。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地捏、搓、揉、掀,再用工具刀点、切、刻、划,一朵朵颜色各异、惟妙惟肖的玫瑰花绽放于指尖。

精彩的面塑体验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落下帷幕,大家都纷纷拿着自己的作品与老师合影留念。

远洋一方嘉园社区工作者王威

这次活动让我切实感受到了面塑艺术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下一步

地区将打造非遗传习所

持续开展“管庄人讲管庄事”

系列推广活动

守护地方文化

传承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