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
疫情当前
社区是前沿阵地
更是“最后一公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全体社区工作者拼尽全力
用争分夺秒的劲头与病毒赛跑
用细致入微的服务温暖民心
下面
让我们一起通过三组关键词
解锁怡思苑社区的战疫“密码”
关键词
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
连日来,街道二级调研员刘彦龙、社区党委书记曹海霞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建议、彼此鼓励,让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在这个团队中,有50岁带头进入高风险区闭环的副书记杨华,有雷厉风行、细致周到的站长刘薇薇,有孩子年幼、爱人也在一线抗疫的阚兴宇,有年龄最小、干劲最足的张梦阳,有核实数据无一差错的于水香、有能搬能扛的“女汉子”姬钰,有主动报名参与高风险区服务保障的新党员刘晓芬,有刚入职的新社工皮里成、谢颖,有“热心大姐”胡继红。
这些天,大家基本从早忙到晚,吃住都在社区,有时一天只睡3个小时,有时“白加黑”连轴转。统筹协调、人员转运、核酸检测、求医问药,还不时帮居民们取快递、拿外卖,他们的工作事无巨细、无所不包。
不断放低的音量
疫情发生当晚,忙完风险人员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已是凌晨4点多,曹海霞给其他社工安排了临时床铺,让几乎已经精疲力竭的他们赶紧休息。因为要等待人员转运指令,所以曹海霞和刘薇薇的电话不能静音,她们便在社区大厅的椅子上坐下,将手机紧握在手中,音量放到仅能让这个房间听到的大小,让其他人尽可能睡一会。
标好颜色的餐单
由于楼内需要订餐、送饭的老人多,有时订餐单上标记的内容会因为饭菜遗撒而看不清,大家就将订餐单上的房间号按份数标记好各种颜色,再进行塑封,方便送餐人员精准高效配送,让老人们及时吃上热饭。
持续完善的方案
楼内有的老人没有手机、不会使用微信,可能会造成抗原试剂与实际需求有出入。通过大家集思广益,不断完善配送方案,尽全力为高风险区服务保障的人员减轻负担、提升效率。
关键词
五勤四心 使命必达
11号楼所住的居民中,有80多岁的老人、孕期35周的孕妇,也有需要定期就医的病人。平日里社区工作已尚显紧张,在疫情防控非常时期更是千头万绪。从早晨到凌晨,他们电话、微信不间断地进来。午餐及晚餐时间更是最忙碌的时段。“这个时间段外卖多,居民的餐先送,我可以晚点再吃。”张梦阳说道。
“五勤+四心”是社区做好居民工作的“密码”,“五勤”即脑勒、眼勤、嘴勤、手勤、脚勤;“四心”即爱心、暖心、贴心、细心,他们如是说,也如是做。“居民群里的信息太多,我每天定时会把信息整理打印并分类登记,再分配给负责的同事。大到就医换药协调车辆、小到居民晚餐想吃包子,我们都会确保件件有回音、有落实。因为有些事在日常生活中看似稀松平常,但对于居家隔离的居民来说意义非凡。”站长刘薇薇介绍道。
社区暖心周到的服务、无微不至的关怀,换来的是居民的理解与支持。被点赞刷屏的微信群中每天都涌动着浓浓暖意,居民彼此打气,自发录制抗原检测视频指导不会操作的老人……在寒冷的冬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心。
关键词
携手同心 并肩作战
当问到是什么给予自己战斗的动力
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是居民群里每天刷屏的感谢和关心
有人说,是看到老前辈带头进入高风险区
有人说,是看到同伴有时只睡一个小时
却仍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
有人说,既然选择了社工这个职业
我们使命在肩
……
在这些不同的答案中,却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关键词——团队。面对疫情,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随叫随到;没有惊天壮举,有的是主动担当;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是帮居民左手抱菜右手拎米的劲头。这个团队没有人是“超级英雄”,但每个人却又“无所不能”。“我们的小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鼓励、彼此关心。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家’!”曹海霞说道。
这场“疫”战
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
无论经历怎样的风雨
都抵挡不住我们必胜的决心
相信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我们必将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