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声动崔各庄——强国复兴有我 美丽奶东的变迁

日期:2022-09-20 17:30 来源:崔各庄地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声动崔各庄——百姓宣讲故事(一)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崔各庄地区紧紧围绕“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扎实开展2022年百姓宣讲工作,以首善标准讲好新时代“崔各庄人”的奋斗故事。

此次宣讲活动坚持围绕中心,不停学、不停宣、不停讲,不断扩大宣讲传播力、影响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自即日起,崔各庄周报将陆续刊登地区15位宣讲员所讲述的故事。

强国复兴有我 美丽奶东的变迁

我叫赵硕,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农村人,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生活的地方位于崔各庄乡西北部,相传在元代辽金时期,此地为养马场。因蒙古人爱喝马奶酒,所以这里是专门养马产奶供给蒙古贵族饮用的地方,久之这里也就称为“奶子马房”。清末民初,这里发展成东西两村,民国之前就已正式改名为“奶子房村”,但仍分“奶东村”和“奶西村”,我就住在奶东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的一个平凡午后的小故事,用以描述我心目中的奶东村。

初秋将至,饭后闲暇无事,想去村内购置些生活用品,就带着孩子从胡同向主街走去。小孩比较活跃总是喜欢走两步蹦一下,我就对他说:“慢点,别摔了,看脚下。我小时候还是洋灰地,坑坑洼洼的,像你这么疯跑,得弄得满身都是土。”“没事儿妈妈,现在这路您看多宽敞,摔不到我。”确实,现在村内都是沥青路和步道砖,就算摔了也不至于弄得灰头土脸。看着孩子越跑越快、越来越远,担心他走丢,就又叮嘱了几句:“你就跑吧,一会儿跑丢了我看你怎么找得到家。”“妈妈,没事儿,咱家3层楼,墙是白色的,很好找的。”是啊,村内现在家家是3层楼,外墙颜色的区分,加上门牌指引,想走丢倒也是困难。到了村中心街,一辆汽车擦身而过,我赶忙拉住孩子,稍有嗔怒的表示,到路口一定要注意车辆、行人,避免受伤。“妈妈,受伤了是不是就要去医务室看病啊?”“对啊,得去找医生。”村里现在也设立了综治办公楼,又有卫生服务站,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还是有相应安全保障的。购置完生活用品,看天色尚早,孩子提议去休闲广场和公园转转,还未近前,就已经听见了广场舞音乐的声音和孩子嬉戏打闹的声音。看着周边的环境,思绪万千。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奶东村与他人印象中农村房屋常有的私搭乱建、凌乱不堪的格局不同,这里的房屋依然秉承着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中正对称,即东、西各10排,每排20户,恰如一个方正的棋盘。单个来看,每家每户均是颇具地方特色的三合院落,虽没有青山绿水,柳叶成荫的山水色彩,但整齐划一的布局也是营造出了些典型的美学效果,更加饱满,让人一眼就记忆犹新。村子周围也不乏一些农地、沟渠,每个地方间隔不远总会聚着些许的人群,有忙做后休憩的、有带孩子嬉戏的,伴着鸡鸣狗叫的声音,画面安静祥和,白居易《观刈麦》里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很贴近那时的生活。那时的奶东村,没有街景繁华人群熙攘,更无车来车往四通八达,有的是红砖青瓦,地绿天蓝。当时的我好像每天都腻味在父母身边,玩的是泥土、昆虫,闻的是鸟语花香,手里握着几毛钱能乐上一天,哪像现在的孩子,琳琅满目的玩具,光鲜亮丽的衣服,应有尽有。不过这不就是社会发展趋势么,在党的引领下,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以前出门叫进城,现在顶多算“串门”,除了带孩子出去玩,我基本也不怎么出行,村里什么都有,网购业务现在又这么发达。真是应了那句:最美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故乡人。

奶东村是我土生土长的美丽村庄,从红砖青瓦到如今的3层小楼;从曾经的洋灰地到如今的沥青路、步道砖;每一步的转变,都展现了奶东村的发展;每一步的转变,也见证了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如今的奶东村,旧貌换新颜,无论从硬件设施建设,还是从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崭新的面貌,历史的印记、现代化发展的容颜、走出国门的文化传承,这样的奶东村,怎能不让人心中油然而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