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基层动态

用爱心传递善意 以小家贡献大家:朝阳区“最美家庭”李晓萍一家

日期:2022-06-27 14:11 来源:酒仙桥街道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也是全社会每个家庭的共同目标2022年第一季度朝阳区“最美家庭”评选中酒仙桥街道红霞路社区李晓萍家庭入选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李晓萍一家的故事……

李晓萍一家是酒仙桥街道红霞路社区居民。一直以来,他们家庭和睦、孝老爱亲、团结邻里,是社区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晓萍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主动申请担任七街坊第二支部委员,并被选为七街坊10号楼楼长,努力配合社区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平日里,李晓萍一家充分发扬优良家风传统,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维护睦邻和谐氛围,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在志愿服务、环保公益、邻里互助等方面展现“家”风采,贡献最美“家”力量。

助力冬奥齐上阵,志愿服务显本色

“家里再忙也是小事,冬奥会及疫情防控是大事,作为党员我必须走在前面!”

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恰逢春节,当得知社区需要志愿者时,李晓萍和老伴王连起放弃和家人团聚,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治安执勤工作。此后,他们每天早早来到社区报到,冒着寒风站在保障点位。由于室外温度低、值守时间跨度久,上岗前他们都会提前上好厕所,带好保温杯,确保无特殊情况不离岗。“执勤这项任务看似简单,实则一点都不轻松。红霞路社区是老旧小区,我们执勤不仅要留意过往的行人车辆,更多时候还要做好对居民的安全提醒。”李晓萍说道。李晓萍和老伴投身服务保障一线,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她的儿子在朋友圈中写道:“父母即便退休多年,也坚持让自己发光发热。无论寒暑都坚持在岗位上,乐此不疲。”他们用微笑迎接过往路人,用热情奉献守护社区安全,用党员的初心和无畏地坚守让志愿服务“升温”。他们一家六口住在一起,老两口几乎天天一起买菜、做饭,闲余时间利用阳台的空间种植花花草草,有时也出门活动锻炼。 “虽然孩子们的工作很忙碌,但放假时会和我们分担家务,晚饭后一起散步。”退休后的时光她非常满足,家庭氛围和谐融洽。

弘扬文明新风尚,绿色行动“益”起来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要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李晓萍一家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志愿服务,宣传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绿色种植等。在街道组织的“冬奥有我 美化家园”垃圾分类活动中,李晓萍积极参与社区“桶前值守”,认真依照分类指南向街坊邻里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重要性。

平日里,一家人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她和老伴每天都提着环保袋去买菜,当初邻居们见了都笑着说:“现在是什么年头了,塑料袋那么方便,还提这个老古董?”她就告诉身边的邻居,这样做是为了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降低白色污染。受其影响,邻居们也都开始用起环保袋。如今,老人拿环保袋买菜,成了小区里一道新的“风景线”。此外,他们喜欢利用废弃盆栽种植绿色蔬菜,还会送一些小花小草给邻居们种养,让大家感受“绿色”带来的快乐。在李晓萍一家的影响下,更多的小区居民也纷纷加入了倡导节能环保、绿色生活的行动中。 点滴小事汇大爱,热心不忘邻里情

“居民这么信任我,我也一定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尽我最大能力把工作做好。”

李晓萍夫妇上孝父母、下育子女,以善为本、以诚待人,把家中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家人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宽容谦让,构成诚实、礼貌、勤俭、忠孝的良好家风。

平日里,邻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他们一家人都会热心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邻居们解决燃眉之急。“李阿姨,我的快递错送到10号楼了,您能帮忙找找吗?”有一次,七街坊9号楼一户居民向李晓萍求助,称自己的快递迟迟没有找到。“你放心,我帮你找找!”李晓萍回复后,便在楼门群里发布寻物通知。为了尽快帮居民找回快递,她不顾烈日炎炎,从一楼爬到三楼,挨家挨户对10号楼同单元的居民进行询问,最终找到了送错的快递。此外,李晓萍还会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采买生活物资,以分担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压力。李晓萍坦言,邻居们的一句“谢谢”是对她最大的信任与肯定。虽然她和老伴已年过六旬,但也要做一个对社会、社区及家庭有用的人。李晓萍一家用爱心凝聚人心用奉献温暖社会他们爱老敬亲、热心公益的故事感动着社区的每家每户“好好爱自己、爱家庭努力生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李晓萍一家的家规家训也是他们一家人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