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父眼里,他们是个“不孝子”;在妻子眼里,他们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在女儿眼里,他们是个“不合格的父亲”。但在工作上,他们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工作的无限热忱和极度负责,更源于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高尚品质。
01丁法武:统筹协调的“指挥官”
2022年1月7日,街道武装部部长丁法武带着组织的重托和信任,入驻北京昆仑饭店,踏上了52 天全封闭的一线冬奥征战之旅。
以满意为目标,实现“双保障”。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丁法武深知冬奥保障严峻的防疫形势,保障工作千头万绪,他临危不乱,时刻保持清醒,争取多方支持。从刚开始的一头雾水,到后来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他与酒店的经常沟通。
保障期间,他以严格的秩序作为闭环运行的前提,通过开展多轮次、高密度的巡查,不断查找服务的缺口和盲区。同时,他亲自动员部署,针对外宾提出的意见建议,与工作专班不断提出优化方案和可行性意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主动性,教育引导每个成员都树好全局“一盘棋”的意识,使每个人都是冬奥的“主人翁”,汇聚了真诚、主动、奉献的强大精神合力。
人非草木,孰无牵挂?丁法武在一边防疫,一边保障的同时,也不忘叮嘱家人注意身体,在他接到要进驻冬奥酒店进行保障的通知当天恰巧是他的爱人出院之日,本应留在家中照顾爱人的丁法武以军人干部的本色毅然决然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家人的深明大义和充分支持正是他能坚守岗位的动力,采访中,他说“军人的服从意识是刻到骨子里的,国家的事是大事,个人的事是小事。”正是凭借这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精神,让他在冬奥服务保障中站好了每一班岗。
以党建为引领,实现大融合。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丁法武考虑到此次任务责任重大,使命神圣,在与街道党工委沟通协调下,迅速建立起组织结构,成立了北京昆仑饭店赛事服务保障组临时党支部并当选党支部书记。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临时党支部下设8个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与非党员之间建立一对一帮结对子,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调动工作积极性,让大家形成一股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定期与街道党工委汇报工作进程,时刻了解工作人员家庭及个人的困难,并电话每一个家人,感谢后方的支持,从而安定军心。
02 卢小俊:冲锋在前的“领头羊”
他,斩钉截铁奔赴一线,尽显家国情怀。“行,没问题!”没有犹豫,斩钉截铁,这是卢小俊1月6日晚接到是否可以前往冬奥酒店参加服务保障任务的回答,把家里作了短暂的安排后迅速对接工作,卢小俊于1月7日进入昆仑酒店。在冬奥酒店服务保障的战场上再次来当兵,那一刻,卢小俊好像又回到了军旅生涯,心中也燃起了曾在 38 军部队服役时的教导:“赤胆忠魂,敢打必胜,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开启了 52 天的冬奥服务保障工作。
时间就是胜利,召唤就是责任,根据防疫要求,闭环内人员每日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并且赛事服务保障专班当晚要准确向区指挥部报告真实情况,这对卢小俊及团队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环。核酸采样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但因语言差异、思维差异、工作时间错峰等导致沟通困难,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钟是常有的事。
战疫手记
“从 2022 年北京冬奥保障回来后至今,每一个医护人员、志愿者、民警、酒店人员的面孔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去。在那样的时刻,每一个逆行者的身影都令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温暖人心灵。
那些感人的故事,每一个都能给笼罩在疫情下的人们力量和勇气。”——卢小俊
2022 年 1 月 6 日,综合办公室卢小俊受命进入北京冬奥服务保障、全市起动的第一家冬奥签约闭环酒店——昆仑饭店,双奥之城、冰雪世界、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住宿保障等多方面工作交织快速同时启动,尤如一场阻击战、歼灭战、保卫战。
一份特殊的军令
1 月 6 日晚 6 时,卢小俊突然接到上级领导电话,简单告知情况紧急后询问“能不能马上前往冬奥参加服务保障”,疫情就命令,二人从电话里听出领导的急促和期待,不睱思所的说“能,没问题”。然后就把家里做了短暂的安排,迅速对接。
为了更好迎接奥运会顺利召开,市委根据现形情况,作出指示,组织结构迅速要作调整,所有保障工作由原奥组委一名人员负责,调整为一切属地负全责,时间紧、任务重、现不知道闭环内具体情况,一时之间担心和焦虑笼罩在大家心间。时间就是胜利,召唤就是责任,第二天我和书记、主任辞行之后,带着二位领导嘱托,我和另一名同志街道的武装部长就迅速地进入了冬奥闭环酒店昆仑饭店。那时的我 好像又回到了军旅生涯,耳边恍惚响起了僚亮的军号声,心中也燃起了曾在 38 军部队服役时的教导,“赤胆忠魂,敢打必胜,钢铁的意志,钢铁的心---”,从此踏上了 52 天的全封闭的一线冬奥征战之旅。
一份详实的汇报
1 月 7 日,进入昆仑饭店之后,了解到了当时专班 19 人,医护人员只有 4 人,三天内入住奥运外宾已涨至 596 人,由于之前工作中突现阳性病例和破环带来的不良影响,加之外部各级的极大关注,对环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到处弥漫着一片恐慌、无措、忙乱、怕追责等怯战不良的情绪,面对疫情与服务双重压力,防疫手册长达 200多页信息太大,一时无法熟知,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理清思路,第一要义是摸清真实情况让领导决策是重中之重,我们一边与防疫、食药、安保人员、酒店方交谈对现场检查了解,一边汇集目前的资料,并提出不足及改进意见,立即把当天掌握的所有情况,认真编写了第一份长达 7 页的图文并存的详实汇报,回答了很多领导关心的问题,同时第一时间传至大后方(左家庄街道指挥部)及各级领导的手里,供领导决策,一时间收到很多的点赞。区委领导和街道党工委书记麻晓晖当即作出重要决策和指示:“一定要科学防护,一定要互相提醒,互相鼓励、互相照顾,既然上一线,就要打胜仗!”当时情况下非常振奋人心、稳定军心,至今还响彻在我的心头,他也无形中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也渐渐地感觉到了各级领导悬着的一颗心稍稍放下了,一切功夫没白费,非常欣慰。
收到了一份火线的入党申请书
1 月 7 日,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经与街道沟通协调,迅速建立起组织结构,成立了昆仑饭店冬奥保障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武装部长丁法武,组织委员由我担任,下设 8 个工作小组,在党建引领下分别开展工作,并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与非党员之间建立一对一帮结对子,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开展关心关爱活动,了解家庭及个人的困难,并电话每一个家人,感谢后方的支持,从而安定军心。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一名负责防疫工作人员手写厚厚的一份入党申请书,陆续的一份份入党申请书都递到我手里,共 12 份,当时心中既兴奋又沉重,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年青的热血之志,又是一份份的面对强敌的挑战书,更觉得像一份份面临绝地的决别书,大战前夕我们需要这份决心,很难得、很感动。这为我们今天的团队增添了非凡的战斗力,作为临时党支部重要成员,一边保持和发挥他积极性,一边记录,特别后来在结束期间,我在 他们的个人存档鉴定表上均一作了填写,根据其表现一一及时反馈给单位,以便参考。
一次次严谨的排查
52 天如一日,因语言差异,工作时间错峰,每天 6 点开始通知每一个外宾不漏一人进行核酸检测,还有对病例人员一日二次上门服务,不允许一点点疏忽,前期客人不理解、不配合,特别是思维习惯的不同,让沟通变得非常的困难。每天夜里 11 点检测结束之后,核对外宾的核酸检测情况,而12点准确报告给区指挥部真实情况是更难的一环。这主要是因涉及到酒店系统、疾控方、医疗方、宾客、外方 CIO(新冠联络官),外方登记均是英文名,相同类别又长又多,每一个字母之差,要反复核对,还有就是与外方联系只能发邮件,沟通困难。每天都有一部分客人因在场馆工作原因,最迟到深夜 1 点才回酒店,有时因其在工作或路上都很难联系到本人,反反复复需要特别耐心。每天无数次催告,直到未检测的人员回来后,紧盯了解其未测原因,汇总情况上报,便于提供给区指挥每日上午调度情况,经常工作到凌晨 2 点钟是常有的事。
一场虚惊
1 月 9 时,接市奥组委及疾控部门的通知,1 名来自巴西的昨天入住本酒店的客人,入境处检测结果为阳性。当时是5 点多,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专班人员立即穿起防护装备,各司其职,准备按照流程进行转运及流调,可到其本人房间才发现空无一人,当时所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专班立即发动有关人员做好防护,拿着其照片认真地对走廊、厕所、餐厅、大门口等等公共场及各角落去逐一寻找,后来有人在咖啡厅发现,其一个人在用餐,疾控人员迅速对其进行了科学处置,众人紧张的心才放了下来。
有压力、有担忧、有焦虑,同时也觉得幸运。这样的险境有无数次,后来想想如果此人乘车出去或发生聚集性扩散和传播,所有外宾怎么办?影响到奥运运行又怎么办?所有保障工作人员还如何再保障?专班又如何向上级组织交待?后果真不堪设想,有时想想这些都感觉脊背阵阵发凉,一次次险惊犹如一次次死里逃生。只记得那天只吃了一顿饭,外面的人很难想像身处五星饭店的人经常吃方便面的感受,又感觉好像很香,是一碗牛肉泡面。
一次有力的出击
2 月中期,进入了冬奥赛事进行时关键时刻,压力也加大,疫情也日趋严重,特别在确保 100%检测后结果出来才能外出问题上,内部出现了不同意见,因工作手册中也无硬性规定,但是这工作又关系到防疫工作重要环节。特别是针对那些前天未检的或结果未出人、还有检测了因系统问题未查到结果的人隐患极大,区指挥部指示大门口要进行干预和阻拦,之前因发生过类似问题客人多次以向奥组委投诉,从而给工作带来了很多后续问题,大家畏难情绪特别多,又因涉及到外宾,一旦发生肢体冲突又不堪想象,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缩手无解。经过深思,此时落实责任、确保专班武装部长丁法武的指挥是关键,会上我对照工作手册,郑重提出了三点:
一是大家要严格落实手册的要求,加强思想认识,讲究大局意识,所有工作必须坚持在专班的领导上,再各自按照各自行业的规定开展工作,保证任务的完成,专班领导也就是在丁部长的领导下,大家必须要支持。
二是要落实四方责任专班组、酒店方、宾客、外方 CIO 的责任,要求各方认真履责,并互相配合。
三是目前工作要细化,特别针对如何阻拦外宾外出的事,防疫组提前告知,酒店人员认真核对,公安部一线助威,专班志愿者一起劝说,所有形成组合拳,发生事情及时沟通解决不怕投诉,一切对事不对人。后来大家都赞同我的观点,均作了类似的表态,从那之后一段时间工作顺多了。
一份默默的中文感谢信
2 月 21 日,冬奥结束的第一天,离境的外宾人员很多,退房、清查、消杀、车辆调度,拖运,出具每一个人的核酸检测报告,早上5点就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当我们检查1016房间时,客人已走了,进门瞬间,发现一封留在床头柜上用中文写的感谢信,署名加拿大客人,内容“感谢你,谢谢你辛苦的工作,祝贺你们举办了如此精彩的北京冬奥”。
短短的几行字,读了又读,眼前当时就模糊了----- 52 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收获很多、更多是感动。类似感人的故事还很多很多,他们都是一个个平凡人,在那关键的时刻只是想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把工作做到最好,坚持到最后一刻,在自身能力下想办法不让身边的人感染,确保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顺利圆满完成,在工作中自主的践行了奥运拼搏的精神,为冬奥会能举办圆满成功默默尽自己一份力量,同时也为自己能参加冬奥保障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最后真心感谢那段时间一起并肩战斗的每一位战友,感谢你们的坚守与付出,也真诚的感谢各级领导在工作中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生活上的关心与关爱!
冬奥有我、有你
难忘冬奥!难舍冬奥!
他们,惺惺相惜倾情支持,深藏儿女情长。在卢小俊得知要进驻昆仑饭店的时候,他正在辅导孩子学习,他的女儿今年高三,因为疫情部分课程无法正常上课,又因为处于高三关键期,他工作之余都会陪伴女儿和生病的家人。
保障期间,卢小俊时刻牢记服务退役军人的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卢小俊很少和家人通话、视频,一方面是工作忙碌,另一方面是担心家人知道情况后为自己担惊受怕,他总说“支持是发自内心的,但担心是埋在心底的。”
后方的支持是他坚守奋斗的动力,“你去吧,工作的事好好干,父母和孩子你甭管了,我来照顾。”朴实的话语是爱人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和理解,让他感动又心酸。过年前夕,街道领导班子也前往他的家中看望,给予家人热切的关怀。最终,经过52 天不懈的努力,卢小俊圆满完成冬奥服务保障任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52 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冰雪如镜,映照奋进精神。感动常在,平凡见证伟大,愿每一步我们都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