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最美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良好的家风、幸福的家庭故事让普通有了鲜明的色彩,折射出人性温暖夺目的光芒。由崔各庄乡妇联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最终有25个家庭评选为2021年度崔各庄乡“最美家庭”。本报将陆续推出这些最美家庭的故事,敬请关注。
斗志昂扬女民兵
草场地村的村民周纪,曾在国庆70周年阅兵盛典上作为女民兵精彩亮相。周纪上有年迈父母,下有5岁孩子,但当她得知招募女民兵的消息时,依然义无反顾报名参加了训练。她的坚定,是由于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能够参加国庆盛典是全家人的骄傲,你安心训练,孩子我们来照顾。”投入训练后,孩子由家人轮流照看,婆婆和妈妈温柔的安慰以及丈夫强大的支持让周纪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因为训练量大,拉伤成了“常事”,周纪吃着止疼片,贴着膏药,不断练习,终于在天安门广场前以斗志昂扬的姿态展现出女民兵的风采。
孝老爱亲春意满
草场地村村民张春满的大家庭共有兄弟姐妹6人。家中五世同堂,关系融洽,兄弟姐妹间互相扶持,妯娌间也和睦相处,孝敬老人长辈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张春满的母亲盛凤荣是草场地村93岁高龄老人,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至今已十多年之久,张春满将老人细心照顾在身边,从不跟兄弟姐妹互相推诿,一直事事亲力亲为。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母亲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衣着干净整洁,精神状态非常好。多年来,张春满将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兄友弟恭,经常全家一起聚会聚餐,让老人享受子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乐观积极享生活
东辛店村的李振刚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家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邻居们赞赏。2016年,李振刚的母亲刘淑兰患脑血栓,至今半身不遂,李振刚和爱人一直精心照顾着老人,使得老人身体状况日益好转。为了让老人心情舒畅,李振刚有时会在家里开“个人演唱会”,他的爱人就在身边给他伴舞,营造欢乐气氛,儿子有时也加入唱歌的行列,刘淑兰作为观众总是笑着鼓掌,所有家庭成员其乐融融举办的别开生面的家庭演唱会,给家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乐观向上,乐享生活。
言传身教孝当先
东辛店村的季树敏一家,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点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几十年来,他们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共同努力、无私奉献。季树敏是村里的卫生员,她总是无微不至照顾家里的老人,时刻注意老人的身体情况,随时针对老人的身体调整饮食,控制老人的血压血糖。在生活上,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家庭生活虽然俭朴,但其乐融融。孝老敬老是幸福家庭的基石,季树敏用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孩子也经常陪她一起为老人理发,给老人捶腿捏肩。他们用点滴平凡的小事诠释了最美家庭的真谛。
传承文化重历史
东洲家园社区居民谭云萍的家庭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尤其是其家庭文化氛围、艺术气息浓厚,注重对孩子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培养,践行文化传承。作为一名退休的语文教师,谭云萍的书法、朗诵是日常必修课,在她的熏陶引导下,小孙女也爱上了书法、朗诵。同时,她还通过读诗书、学快板、练书法、弹古筝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经典国粹,并经常带着孩子探访名胜古迹,唤起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文化的感知、记忆,引导孩子尊重敬仰历史。谭云萍家的家规家训中,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教育孩子要懂得: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之爱。
守护幸福善待人
费家村村民范国良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5口之家,全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用各自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幸福温馨的生活。范国良的母亲得了脑梗,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行动不便,每日只能卧床或乘坐轮椅出行,他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每天陪母亲聊天,为她进行按摩、擦洗身体、修剪指甲等。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的范国良,还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了村口的站岗值守,守护费家村的“第一道门”。站岗值守完,范国良会换好衣服,做好消毒清洁后去买母亲最喜欢吃的蜂蜜蛋糕和沙琪玛。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家人,用默默付出和切实的行动阐述着孝老爱亲的深层含义。
教授书法结墨缘
广善第一社区的居民魏绍征老人已80岁高龄,他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在社区的邀请下,他每月为广善“墨缘书画社”的学员们教授书法课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感传授给书法班的学员,建党百年之际,他带领学员每人书写“庆祝建党一百年”向党汇报学习成果,向党献礼。魏绍征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并将活到老学到老的正能量精神传递给了更多居民。他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对社区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对于社区的决议和活动都积极参与,并时刻教育子女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凡事要顾全大局,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和睦生活智慧多
何各庄村村民侯艳丽86岁高龄的公公和76岁的娘家的母亲都和她一起生活。侯艳丽夫妻两人一起悉心照料老人,不仅把公公和老母亲照顾得很好,而且还能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这不仅需要细心耐心,也需要生活智慧。侯艳丽将母亲接到婆家,公公和丈夫还有孩子不仅没有怨言,还和她一起担起照料母亲的重任。公公病了,侯艳丽会和丈夫一起带着公公去各大医院看病治疗。侯艳丽和爱人都非常积极热心地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村里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桶站值守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她的丈夫也每天都去村口值班,为何各庄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怨无悔守初心
何各庄村的老党员王文琴用默默无闻的付出,诠释着一位基层党员干部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高尚情怀。“在基层工作,需要的是爱心、耐心和细心。”这是王文琴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坚持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成为村民的“贴心人”。自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直到2000年退休近二十年间,王文琴调解了村里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不下千余件,村民一有邻里纠纷第一时间就想到找她。退休后,王文琴也没有闲下来,还经常为村民服务,深得大家敬重。虽已过古稀之年,但王文琴却凭着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和不忘初心的信念继续为乡村建设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