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公示公告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2-03-03 15:03 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聚焦“三化”主攻方向,把握建设“四区”总体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促发展、谋改革、保安全、稳秩序、强党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多措并举助力“两区”建设。出台22条创新服务举措,助推“两区”建设工作再提速。建立重点企业顾问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精准化服务。承办“2021年度朝阳区国际知识产权高峰论坛”,编制《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知识产权白皮书》,全面把脉我区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举办8场线上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浏览量突破150万人次。

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持续推进,深化“一网通办”“证照联办”,办理全市首张“一市一照”营业执照。搭建“朝阳区地址空间资源区块链管理应用平台”,优化政务服务体验。全年办理营业执照登记注册19.8万户次,受理各类行政许可申请3.4万件次,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得到《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深化放管结合,强化信用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发起37次“双随机”抽查、83次部门联合抽查,抽查主体1.2万户。落实行政处罚公示期缩短工作,扎实推进企业信用查询出证。

精准高效服务,推动区域发展。印发《朝阳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打造知识产权“1+1+N”政策体系,通过“两金一平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和司法衔接,完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例。牵头我区转供电主体降费退费工作,退费总金额9920万元。做好市区两级技术标准制(修)订资助工作,对区级44家单位资助180万元。向相关部门提供主体数据48万条,接待企业档案外部查询4.5万次,撰写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和谐民生消费环境

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效能。将“接诉即办”作为置顶工程,每月1-2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定期召开全局点评会,建立“接诉即办”督导考核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12345“接诉即办”平台接收各类诉求16.4万件,通过其他渠道接收各类诉求18.9万件。

落实“未诉先办”工作举措。上线运行“朝阳预存宝”微信小程序,形成了具有朝阳特色的资金监管模式。与区委政法委、区金融办共同牵头朝阳区预付费清理整治专项工作,对214家企业开展行政约谈,对25家风险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制定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标准化合约,防范消费风险。推广13项合同示范文本,减少消费纠纷。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整治无证无照经营点位187处,100%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疏解商品交易市场3家。开展车用油品质量抽检135组,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8万台件。开展涉及环境、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纵深推进“铁拳”行动,严查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制作17期《政策法规云课堂》视频微课,打造区局普法宣传品牌。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指导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通过“一擎四驱三联动”的工作新模式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朝阳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节约型餐饮企业评价通则》被市局推荐立项“节粮减损”类国家标准,成为北京市唯一推荐入选项目。与区财政局联合发布《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朝阳区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是全市首个标准化综合性区级扶持政策。以“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对朝阳区内10家认证机构的278条异常信息逐一核查。

三、强化监管执法力度,维护公平安全市场环境

扎实开展各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成立冬奥会、冬残奥会及系列测试赛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设置11个工作组,精选骨干力量组建保障团队,首创“1+3+3+N”朝阳模式服务保障体系,制定《突发事件信息分类分级处理规范》,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冬奥测试赛期间,以“桌面推演+情景模拟”、全要素演练、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积累保障经验,制作58期《直击冬奥测试赛系列专刊》,实时反馈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全年圆满完成28项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共保障132万人次安全就餐,检查特种设备3580台、压力管道40余千米。

做好市场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区市场防疫组工作,对全区87家市场、41处联合办公场所开展疫情防控检查,持续通过夜查方式对酒吧疫情防控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集中观察点酒店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结合疫情形势开展阶段性监督检查。有序推进“北京冷链”平台的使用,累计对冷链食品、重点场所环境和相关从业人员完成核酸检测192.1万件。食品行业从业人员新冠疫苗接种率99.41%。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压实监管部门责任和属地责任,健全监管体系,优化部门间联动协作机制,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制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预控方案》,依托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线上线下同步监管。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鼓励消费者参与社会共治。建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收集和反馈机制,提升食品案件办理能力。食品各环节区级食品安全常规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99.3%。

加强药械安全监管。医疗器械抽检、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稳步推进,药品抽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自主研发药店“小程序”,对药店实名制登记实施信息化管理,随疫情防控发展趋势动态优化系统功能,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履行新冠肺炎疫苗使用环节质量监管职责,对全部疫苗接种点位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和新冠病毒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督管理。

治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仗剑”专项行动,排查治理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建立997台电梯安全隐患台账,向94家使用单位送达高风险评估报告并督促整改。压减超期未检特种设备数量,在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达到99.5%以上。建立朝阳区特种设备及使用维保单位动态智能监督管理系统,提高特种设备检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开展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在流通领域对公共安全类重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处置机制,对辖区27家次企业实施风险处置。强化燃气相关设备设施质量安全监管,向社区居民讲解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等重点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风险隐患。以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为重点,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经营性拼改装等各类违法行为,立案42件。

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收费进行检查,停征费用2417万元。规范机关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收费公示方式和内容。查处某商业银行“企业服务基础结算套餐”价格欺诈违法行为,查处供水和供暖企业不执行政府定价违法行为。持续推进转供电环节电价治理,罚没款5486万元。

深化重点领域监管执法。统筹推进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工作,在全市首创“举报回应机制”,做好政策措施的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工作。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收集,向区扫黑办移送两条线索。做好“扫黄打非”工作,检查企业2400家次。完成330个无传销社区(村)创建任务。

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制定班子及处级领导干部责任清单14份。按照区委第六巡察组反馈意见要求,制定38项整改责任清单。将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的监督与廉政风险专项监督有机结合,局领导班子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开展“第一种形态”约谈21人次。

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举办4期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制定基层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清单手册。组织“峥嵘百年、与党同行”七一主题党日、“两优一先”表彰、“光荣在党50年”、“hua清风党史团建”等活动,制作7期“新青年说”、7期《青年干部讲党史》微视频,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朝我说”专项行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体验式科普”活动,让群众了解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依托“1+1手拉手”积极支援社区疫情防控。

持续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召开机关委员会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加快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墙阵地建设进程。压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政治建设,夯实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等活动,组织“走进豆瓣”“蓝色光标”主题团课,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担当。抓实抓牢“小个专”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深化基层市场所规范化建设。

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审议机构改革人员定岗方案,稳步推进人员定岗工作。制定和完善10余项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多元化开展干部培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凝聚干事创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