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季即将到来,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到供暖季都会迎来居民投诉的高峰,室内温度不达标,暖气管道跑冒滴漏,不仅会给居民带来不便,12345投诉率也会骤然升高。因此,要在供暖季来临之前、供暖期间,做好相关的沟通调度工作,同时结合党建引领、非公党建品牌创建、未诉先办等相关工作要求,采取“党建引领+业务督促”的形式双管齐下,未雨绸缪、主动治理。
一、周期问题 提前预判
(一)往年温度达标有困难,或者对温度投诉多的楼宇、单位、居民。例如房间朝北、一层、边角户型等。提前入户,送“心暖”,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及供暖单位的关心。心暖比室温更能暖民心。如属于施工中、或已经立项的老旧社区改造项目,则要结合改造宣传,提前切入。
(二)上一供暖季遗留问题逐一确认是否已解决。例如上一供暖季,管线漏水但需等供暖结束后修复的,是否已经修复。保证逐一确认、不留遗漏。对已解决的,正式供暖后继续跟进;对还未解决的,利用供暖前的最后时间,尽全力解决。
二、重点问题 提前介入
(一)涉及多户问题,例如主管线问题涉及整个单元或整个楼宇。如维修过程中,需停止供暖,一定要提前通知到位。特别是曾经拨打过12345(不局限于供暖问题)的居民。充分发挥社区微信群、虚拟社工的作用,一对多(群内通知、朋友圈)、一对一(群发通知好友)宣传。
(二)11月15日正式供暖前,温度不达标,引导居民正确认识和理解。发挥好楼门长作用,特别是楼内热心居民。用好虚拟社工。
(三)由于供暖单位或物业与居民积怨,恰逢供暖季造成的投诉。
用好三方议事平台。社区组织召开三方议事,供暖单位、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与其中。供暖责任单位要准备好供暖季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响应机制以及历年处理和解决的供暖问题工单记录等。更好的回答居民代表提出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征得居民认可,缓解居民积怨。
三、关键人物 提前关注
(一)精神类残疾病人。做好往年底账,提前与其家属联系,遇有实际困难的,结合民政相关政策,给予安排。
(二)本身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诉人。例如从事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暖通专业、法律、物业管理方面的从业人员。把投诉转化为资源链接,让有专业知识的投诉人成为社区的助力。这些“投诉人”可以成为三方议事平台中的“技术顾问”,帮助回答居民代表提出的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居民身份,使得他们的回答具有天然的可信性。这样既可以缓解供暖单位与居民间的矛盾,又可以调动居民自治的积极性。
(三)遇问题反复投诉(不局限于供暖问题),每次诉求不同。寻求投诉背后深层次心理原因:安全感不足、原生家庭影响、情感压力等等。此时有可能需要借助专业督导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在平时注重对社区工作者此方面的能力培训。
四、党建引领 核心统筹
(一)“表初心 暖民心”。乡党委与供暖单位党委签订承诺书。大型供暖单位、国有供暖单位“大带小”,支持规模小、人员少的供暖单位,保障百姓温暖过冬。(由上而下)供暖季,由社区党委、供暖单位党委向乡党委推选优秀事迹,在地区公众号发布,引导居民点赞。(由下而上)联系区工会、地区工会向为人民服务的供暖公司表达问候和关怀。
(二)对小规模单位,自身未设立党支部的,加入非公党支部。组织开展“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表决心,发展供暖季先进个人且个人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积极分子入党。
(三)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在基层、管基层、暖基层”的作用。与各供暖公司实现资源连通,同时联动管片民警、流管站,利用供暖季完善居民底册。社区内各支部书记、党员协助社区党委,对支部内出现的问题,走在第一线。
(四)组织好“双报到”回社区的在职党员。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前期宣传、专业解答、居民工作中成为基层党委的“智囊团”。
供暖季,可能是12345投诉的高峰,也可能是基层治理逆行向上的一次机遇,“危”、“机”并存。在整个供暖季发挥好党建引领的作用,把“初心”和“民心”绑在一起,真正温暖今年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