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作为北京市冬奥工程建设的收官之作,承担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任务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改造工程完工。至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及延庆赛区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完工。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丁建明介绍,自2017年3月31日,北京市下达冬奥工程建设“开工令”以来,数万名北京冬奥建设者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冬奥建设精神,投入到场馆建设工作中。经过近1671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市负责的8个竞赛场馆,16个非竞赛场馆及31项配套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所有竞赛场馆已经通过国际单项组织认证,并经过多次测试活动的检验。8个竞赛场馆、16个非竞赛场馆已陆续交付北京冬奥组委,全部31项配套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作为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重中之重”的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准备就绪。
北京2022年冬奥会共设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北京市主要负责北京及延庆赛区的建设任务。北京赛区突出“双奥之城”的优势,除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外,其他竞赛场馆均利用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场馆。非竞赛场馆大量“借用”了北京市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借用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延庆赛区被誉为“最美赛区”,建设了国际一流、填补国内空白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国家体育场(鸟巢)去年4月全面启动各项改造任务,于今年10月28日正式完工。
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国家体育场场馆改造遵循“节俭办奥”理念,凸显绿色、智慧和人性化特色,主要对无障碍设施系统、景观照明系统、观众服务设施系统及其他设施设备系统等四方面共计37个分项进行提升,以满足冬奥会开闭幕式活动和场馆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本次改造处处体现人文关怀。鸟巢在场馆外围基座东北侧增建无障碍坡道;更新全场18部无障碍电梯,增加轿厢不锈钢镜面和扶手操作面板;并在现有场馆101间无障碍卫生间内增加儿童马桶垫圈、儿童垫脚凳、可调节高度的多功能置物台等,营造安全、顺畅、适用和人性化的无障碍环境。
观众服务设施改造让观演更有温度。鸟巢在观众区安装了不同尺寸的电子屏幕,90块中小电子屏环绕看台区域,呈现更加清晰的观演效果。此外,鸟巢在看台集散区增设了128台温水直饮水机,具备冬季室外温水供应能力;观众区卫生间洗手池也可提供热水服务,让现场观众真切体验鸟巢温度。
节能低碳是鸟巢的新标签。国家体育场对景观照明系统进行改造,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管线的基础上,用高标准LED灯具替换原有传统已衰减光源,对屋顶PTFE膜、立面钢架、看台红墙部位的亮度、均匀度和眩光点及曝光点进行了提升。改造后可通过运行模式控制,达到30%的节能效果;同时可采用变色投光灯,根据不同时段需求呈现更多元化的灯光效果,打造标志性城市夜景名片。空调系统改造则采用先进的智能云多联机空调,实现高效节能。
同时,为增强场馆运行的可靠性,鸟巢对其他设施设备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比如对场地、观众席所有的扩声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共计采用244只最新线性阵列技术音箱及全新定压扬声器和数字功率放大器等设备。据悉,这些设备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产品,实现最大声压级高于国标10dB,传声增益和语言清晰度达到国家演出级场馆的要求。完成场馆热力站设备和散热器更换,提升场馆热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等。
“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改造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改造后的鸟巢将开启节能低碳、智慧化服务的全新运营模式,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创造更好的观演体验和观演氛围。” 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相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