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引导老旧厂房转型升级。加大政策创新力度,鼓励旧工业厂房转型文化空间,引导30余处旧工业厂房“蝶变”文化产业园区。二是形成一批公共文化空间。引导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等公共文化配套功能,涌现出郎园Vintage文化创意产业园良阅·城市书房、电子城·数字新媒体创新产业园梦想书坊、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博Book Bar等一批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三是支持举办公共文化活动。鼓励各园区举办文化节、艺术节、戏剧节、读书会、创意市集等,每年举办公共文化活动超400场次,打造城市文化公园,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