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部门动态

沃野绘新篇 城乡共脉动——农村系统百姓宣讲团荣获朝阳区百姓宣讲汇讲第一名

日期:2025-07-17 11:19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7月9日,在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举办的2025年朝阳区百姓汇讲暨“五宜”朝阳城市故事宣讲汇集中展示活动中,农村系统百姓宣讲团以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荣获优秀宣讲团称号,张锁系、肖臣臣、种笑荣获优秀宣讲员称号。

此次农村系统百姓宣讲团的5名成员均来自农村系统基层单位,由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群众等共同组成,最小年龄仅8岁。宣讲团以“沃野绘新篇 城乡共脉动”为主题,从农村城市化、美丽乡村、农耕传承、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从小切口、小故事出发,全面呈现出朝阳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成就的大主题,充分展示了朝阳农村地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五宜”朝阳建设和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感人故事。

《一位母亲腾退中的抉择》 张锁系(十八里店乡弘善家园第二社区社工)

“就算找得到房,谁给我搬家?你搬?你搬?还是你搬?”“我们给您找,我们帮您搬。”张锁系对腾退工作现场的演绎,深情传递了村干部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的敬业精神。

《二层楼上看鲁店振兴》 肖臣臣(黑庄户乡小鲁店村村民)

从美丽乡村到二层小楼,从坑池鱼塘到数智化鱼棚,从柳岸花明到水岸经济。肖臣臣以亲身经历讲述着小鲁店村翻建给村民带来的生活变化,带领大家感受着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我是小田长》 张锦硕(金盏乡首都师范大学朝阳金盏学校学生)

这片土地不仅是我种的小花生的家园,更是朝阳的 “菜篮子”,承担着首都耕地保护的使命。“小田长”张锦硕以稚嫩的童声讲演着自己与护林员学种花生的经历,绘声绘色地展现着新生代少年与土地的成长联结。

《家在温榆河畔》 郭宇熙(孙河乡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

为什么张老师对出书这件事儿如此坚持?他说:“村庄可以拆迁,但记忆不能消失。”郭宇熙娓娓道来张世全老师将《家在温榆河畔·孙河印记》一书从手稿变成铅字的历程,讲述了朝阳人让乡土文化生根发芽、续写和美乡村新篇章的故事。

《蜕变》种笑(崔各庄乡经济科工作人员)

所谓“双向赋能”,就是让每一道工业的年轮都生长出新的可能,让每一片文化的叶子都为产业输送养分。种笑声情并茂分享了崔各庄乡从扬尘蔽日、低端产业聚集的“工业锈带”到艺术殿堂、商务中心的蜕变。

下一步,区委农工委将以本次汇讲活动为契机,继续深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故事,培育百姓宣讲员、打磨宣讲团队,传递更多新时代强国复兴好声音,持续为推动“五宜”朝阳建设和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凝聚思想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