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部门动态

生态放流织绿网 水清河美映朝阳|朝阳区在坝河开展增殖放流

日期:2025-05-06 09:08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促进朝阳区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4月29日,朝阳区相关单位在坝河联合开展增殖放流。结合此次增殖放流,为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属地参与,区农服中心邀请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东坝乡政府等单位60余名党员干部代表,同步开展“生态放流织绿网 水清河美映朝阳”主题党日活动,以“微党课”的形式共同学习坝河的历史,了解坝河滨水空间建设情况以及增殖放流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成效。

作为历史上的漕运古道,坝河有着近800年的历史,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是南北漕运的重要支线。坝河全长21.7公里,西起护城河东直门闸,东至温榆河。自朝阳区启动坝河滨水空间治理以来,通过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昔日的泥沙淤积之地已蜕变为水清岸绿的“城市会客厅”。

“区农服中心结合坝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治理情况,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增殖放流的苗种,严把鱼苗质量关,同时提前对放流区域水质进行检测,保障鱼苗存活率。此次放流鲢鱼、鳙鱼共计3700多公斤,3万余尾。增殖放流可以帮助提高水域鱼类的种群密度,起到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提升。”区农服中心专业人员介绍。

自2008年起,按照北京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有关规定,在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属地街乡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区农服中心根据朝阳区域河流特点与发展要求,精选优质品种,科学规划放流点,先后在亮马河、温榆河、萧太后河等30多个水域开展增殖放流,累计放流鱼苗近240万尾,促进水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此次结合坝河滨水空间建设,以鱼净水护生态,助力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为“蓝绿交织、人水和谐”的“亲水朝阳”建设注入新活力,助力朝阳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服务美丽朝阳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