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长者版>>部门动态

回顾“朝图阅读课·阅读行走——中轴线的礼与美”第五站(先农坛、永定门站)

日期:2024-11-05 16:08 来源:区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回顾“朝图阅读课·阅读行走——中轴线的礼与美”第五站(先农坛、永定门站)圆满结束

由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朝阳区图书馆承办的“朝图阅读课·阅读行走——中轴线的礼与美”系列研学活动第五期(先农坛、永定门站)圆满落下帷幕。

11月3日,迎着朝阳,孩子们在天桥开始了本次课程。天桥是北京民俗文化的发源地和见证地,也是中轴线上重要的文化印记。孩子们在这里驻足观赏了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四面钟,也跟着老师脚步看到了“天桥八大怪”的塑像,如“赛活驴”、“穷不怕”、“大金牙”等,这些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当年的艺术表演形式,引发孩子们的阵阵惊叹。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集大成者——先农坛。孩子们依次参观神厨院落、宰牲亭、祭坛、俱服殿、观耕台、太岁殿、神仓,并特别观赏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原北京隆福寺穹顶藻井。在参观过程中,老师仔细讲解了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如攒尖、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等。孩子们对照着研学手册游走在各个大殿之间,通过实地观察与实践,收获知识,一点点揭开皇家祭坛的神秘面纱。

离开先农坛,孩子们奔赴此次研学活动的终点,也是现今中轴线的最南端点——永定门。沿途,孩子们还看到了古代皇帝外出祭祀时所走的的道路遗存,深刻感受到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变迁。站在高大的永定门城楼下,孩子们纷纷踊跃发言,“永定门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城楼是歇山顶的!”“我还知道其他城门的名字呢”。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孩子们了解了古建筑名字的特定寓意和内涵,更感受到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古人智慧和文化底蕴。

至此,“朝图阅读课·阅读行走——中轴线的礼与美”系列研学活动户外部分圆满收官。此次中轴线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文化的传承。孩子们对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建筑特点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对中轴线所带来的壮美秩序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有助于孩子们提升文化自信,讲好中轴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接下来,朝阳区图书馆还将邀请此次研学活动主讲专家李一慢老师走进图书馆,结合本次系列研学活动的情况,为大家系统梳理中轴线历史文化脉络,共同感受中轴线的魅力与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