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体验是孩子获取知识最好的方式。
8月1日至8月2日,朝阳区儿童福利院组织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乐享农时体验、学悟红色教育”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朝阳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王衍昌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怀柔区“hai妈妈”农场,享受了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体验了两天一夜与自然的约会。
第一天,主要让孩子们在农庄亲身体验农业生活,以游戏工坊形式让孩子们快速进入角色。通过破冰游戏、热身游戏、绳类游戏和团队游戏,大家很快就融入了集体中,不仅体能得到了锻炼,也让身心得到放松,并且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孩子们的体能素质,一整天保持充分的活力。
在萌宠乐园里。孩子们与梅花鹿、孔雀、小香猪、骆驼、可爱的小兔子、小松鼠、小鸡、小鸭子等小动物进行欢乐的互动,拿着饲料去喂养小动物,摸摸小动物,几名刚刚3岁的小朋友还跟小动物亲切地聊天,场面温暖又可爱。这个过程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和爱护小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并且了解到不同动物的习性、养护方法,寓学习于游戏。
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是赶小猪和抓泥鳅。憨态可掬的小猪与孩子们亲密互动,一起奔跑,炎炎烈日下,孩子们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体验了一次“农娃”赶猪笼的辛劳和生活的不易,滚落汗珠洗刷掉孩子们散漫的惰性和倦怠的惯性,让他们身体更强健、意志更坚强。抓泥鳅环节,孩子们脱掉鞋袜,光着脚丫,冲进泥潭,展开了一场童趣满满的捉泥鳅比赛,在水中奋战了半小时,孩子们的小鱼缸里都装满了泥鳅,欢快的笑声漂荡在乡野田间上。
在园艺工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品类丰富的多肉植物,并了解了土壤的知识,以及如何给多肉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零距离认识了各种热带植物,听老师讲解植物们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科学素养,也体会到了耐心、责任心的重要性,使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和其中的生命。
在农场厨房。孩子们系上小围裙,当起了“西点小厨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做披萨,两人一组,大家揉擀面团、准备物料、涂抹酱料、添加配料、烤制出炉每个步骤都学得非常认真,当亲手做的披萨出炉一刻,孩子们手舞足蹈,十分兴奋。活动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同时,培养了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第二天的行程中,孩子们来到了平北抗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老师介绍“日军侵占冀热察边”“八路军第四纵队东进”“创建平北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平北根据地”“平北军民坚持抗战”“攻占张家口,光复平北” 等一系列故事,亲眼见到平北军民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书籍等文物,孩子们的眼中不时流露出好奇、激动、思索的目光,也许他们无法记住每一幅作品的名字,但那些关于抗战的故事和英烈们的伟大精神已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印记。
暑假是孩子们自我成长、提升能力的“窗口期”,以暑假为契机,朝阳区儿童福利院将组织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提升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按照民政局副局长刘晓鹏提出的让孩子们常浸“四种之水”要求,借水悟道、以水修德,筑牢教育基石。一是多饮“墨水”。结合不同年龄、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情况,更多开展手工、国学、乐器等多层次的文化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形式,提升孩子们自身素养和文化素质,用笔墨涂亮孩子们青春底色,绘就斑斓梦想。二是多蹚“泥水”。组织更多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进自然,拥抱生活,多晒晒太阳、出出汗水、接接地气,体会“原味”农村生活,使“心”得到解放。同时,通过住民宿、干农活、收获农家菜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实践活动,补足孩子身体之钙和精神营养元素,实现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融合。2024年暑假,福利院结合“儿童议事会”建议,还将开展参观世界公园、参观自然博物馆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多洒“汗水”。发挥儿童福利院教育团队作用,通过“农场实践+院内教育”模式,让孩子们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如农民培育庄稼,要经历播种、浇水、施肥、养护、收割等必须程序,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只有付出足够的汗水,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人生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有汗水就会有收获。四是多接“活水”。秉承开放办院理念,探索“融合+”,链接社会优质儿童服务资源,通过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企业、高校、爱心家庭结对共建等形式,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走进儿童福利院,开展党团交流、社工服务、志愿项目、亲情陪伴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保障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