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朝阳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嘉年华活动圆满举行,活动旨在展现朝阳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最新成果,同时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家校社三方的有效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期间,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作为朝阳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典型校进行了经验分享,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的资源,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构建了校家社课程体系,并以社区、社会资源为支撑,“校社融合”双向赋能,通过一体化评价,促进“校家社”协同落地落实,对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学校邀请在本社区居住的86岁老战士尹香金为校外辅导员,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学校还邀请社区专业安全急救志愿团队,为学生们讲授安全急救知识,此外,学校舞龙舞狮、飓风篮球、活力网球、美术书法、劳技学科等社团丰富的活动,展示出校家社联动的多样课程和丰硕成果。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先豹在致辞中指出,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是朝阳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各基层学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探索助力学校发展的校家社协同发展新模式、新途径,形成联动育人的新机制,见到新成效。
据悉,今年2月,朝阳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试验区以来,持续深化协同育人实践,制定了协同育人的发展规划,选取了58所中小学、幼儿园以及74个社区作为实验基地,启动了实验基地校的巡讲活动,有效地传播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协同育人理念,组织开展了家庭教育咨询、进学校进社区的活动,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各基地校共同体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家长的特有专长、以及社区的特色资源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强了校家社之间的粘性,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下一步,区教育系统将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全体系、全链条的高效集约协同联动的育人格局,让生活在朝阳、学习在朝阳的学生和家长们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合力下茁壮成长。
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副处长张代龙在发言中提到,一直以来,朝阳区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方面走在全市的前列。希望朝阳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协同育人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统筹领导,建立常态化沟通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为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在协同育人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朝阳区“校家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举办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