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启动仪式举行。中国残联理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世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中国康复科学所所长廖利民,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钟东波,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小杰,区委常委、副区长舒毕磊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朝阳区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签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7家康复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授牌。
吴世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经过35年发展,已成为辐射全国的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康复人才培养中心和康复技术服务示范基地和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未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与朝阳区将就医疗卫生跨区域协作进行深入合作,希望双方立足康复事业,加强调研合作,助力康复规划;聚焦康复能力提升,推动康复诊疗科学精准;强化康复技术交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居民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钟东波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的启动表示祝贺。他希望朝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开展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着力于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重视人文关怀、心理辅导和人才选育培养;加强协作,聚焦服务、技术、管理、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开展高品质协作联动;坚持改革创新,通过政策制度创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推动医联体发挥更大作用。
文献在致辞中指出,朝阳区是北京市人口大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0%。此次朝阳区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是朝阳区开放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朝阳区将依托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一流的专业机构,全面提升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健康朝阳”建设。希望双方携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分级诊疗体系,携手搭建康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平台,携手推进科研及成果转化,携手推动“医养残”公共服务统筹布局,让群众就“医”更便利、“联”系更紧密、“体”验更满意,为“健康北京”、“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家集医、教、研、工、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康复医疗机构。作为朝阳区康复专科医联体牵头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其在技术、资源、管理等方面优势,帮助朝阳区加快提升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实施康复人才培养,推动优质康复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起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康复医疗服务网格化布局,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今后,朝阳区将通过引进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优质资源,指导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朝阳区双桥医院等综合医院加强康复学科建设,推动南磨房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基层康复服务,积极探索新时代康复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