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北京民俗博物馆(北京东岳庙)向公众开放。历时2年多的古建修缮与保护项目顺利竣工,700岁的北京东岳庙再亮真容。
为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根据文物现状。2021年,北京民俗博物馆陆续推动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北京东岳庙中路保护整修工程”、建设与改造项目“北京东岳庙安防工程”“北京东岳庙消防工程”的建设工作。现已全部完成施工作业,顺利通过四方验收和市文物质监站验收。
北京东岳庙始建于元代(1319年),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展示和活动的承载地。此次工程历时时间长、范围广、项目多,属建馆20多年来首次大规模保护性修缮。其中,“北京东岳庙中路保护整修工程”包括庙区中路所有的下架大木、檐椽、望板、地面和墙面等修缮项目,涉及近8000多平方米的建筑规模。北京民俗博物馆秉承着对文物最小干预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进行有效修缮与保护,按照传统工艺恢复“一麻五灰”地仗、重新油饰。
同期展开的“北京东岳庙安防工程”和“北京东岳庙消防工程”则分别对庙区整体进行了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和消防系统改造。与此同时,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北顶娘娘庙的“一、二进院修缮工程”“安防工程”“消防工程”也顺利竣工。北京民俗博物馆对六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对在修缮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与技术难点进行现场勘察、专家把脉、细致梳理、精准报审。修缮与提升后的文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排查,展示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主馆与分馆将在同天开放,一起迎接八方来客。当天,国家级非遗“幡鼓齐动十三档”当中的舞狮表演,以及主馆推出的《东岳庙历史展》《传统中医药行业器具文物展》《玉兔使者·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兔生肖文物展》《泰山皮影主题文化展》四部展览,分馆展出的《中国文房四宝文物展》,以生肖文化、非遗传承、文人雅士、中医发展脉络为主线为观众呈现横跨五千余年、400余件套的各类主题文物。
北京民俗博物馆
宣传科
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