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一乡一特色”之管庄经验谈
问题
黑摩的,可谓城市道路上“疯狂的肉包铁”。那些拉客所用的三轮车辆,看似初具车形,实则结构简单、配重失衡、制动很差,一经改造便可轻松突破限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它们在一些地铁站及小区周边挤占道路、成群揽客、堵塞交通,上路后更是急行猛拐、逆向行驶,着实让人胆战心惊。那么如何做好“黑摩的”的整治工作?咱们一起看看管庄地区“热线+网格”的治理经验。
管庄地区市民诉求处置中心接到多起12345诉求案件,反映辖区内存在黑摩的非法运营的情况,为更清晰地掌握情况,更有效解决问题,区城管指挥中心与管庄地区沟通,建议地区充分利用网格员扎根基层、情况熟、联系广的优势,组织监督员队伍在辖区内进行摸排,建立监督发现、执法检查,处置复核的工作流程。
管庄地区迅速部署,通过网格员连日摸排,锁定地铁管庄站、管庄新村、新天地小区等多个点位存在黑摩的非法营运现象。经走访了解,这些违规载客拉客的黑摩的,未经过专门的交通安全驾驶培训,驾驶中逆行、闯红灯、随意变换车道的交通违法乱象时有发生,再加上没有保险,发生事故时,受害人很难得到相应赔偿。而且在疫情期间,黑摩的环境卫生差、消毒等各项防疫措施欠缺、搭乘人员较杂,容易造成疫情传播。
为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整治黑摩的乱象,营造良好的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地区高度重视,由地区工委书记万小兵统一调度,成立工作专班,开展打击黑摩的专项整治行动。
一、迅速部署,成立专班
地区工委书记万小兵主持召开会议,成立工作专班,部署整治黑摩的专项行动。会上针对辖区内黑摩的非法运营的规律特点进行了细致研判,并对下一步的打击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工作专班由综合执法队、平安建设办公室、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社区以及安保力量组成。
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
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张贴宣传“拒绝乘坐黑摩的”海报,劝导队在地铁管庄站、杨闸环岛等重点点位和人员密集区域,通过小喇叭、举警示牌等方式,震慑黑摩的司机,并提醒来往行人,在出行的时候不要乘坐黑摩的。
三、雷霆出击,联合整治
摸清辖区内黑摩的出行规律,在高发点位、高发时段,由综合执法队带领固定组工作人员严防死守,通过对车辆喷漆、要求司机签署承诺书等方式精准打击。同时利用微信工作群随时沟通、汇报黑摩的动向,机动组工作人员进行扫街式日夜不间断巡查,对流窜黑摩的进行打击处理。
四、疏导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黑摩的屡禁不止,究其缘由是地铁到小区最后一公里旺盛刚需,地区协调共享单车公司优化投放点位,增加调度频率,力保在高峰期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协调公交公司开通专211路循环公交,缓解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人员460余人次,喷绘黑摩的22辆,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接下来,管庄地区将联合派出所、交警继续开展执法行动,同时利用好地区网格员力量,加大对黑摩的巡查及整治力度,提升街面环境秩序,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