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是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朝阳区紧抓“两区”建设契机,以实施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开放政策、深入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为总体思路,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全面优化区域环境,向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和谐宜居国际化城区迈出坚实步伐。
2021年,朝阳区新设企业近3.83万户,占全市16.1%,居全市首位;新设外资企业721家,同比增长45.7%,占全市37.5%;实际利用外资5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占全市32.8%;吸引合同外资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200.6%。今年1—4月,朝阳区新设企业10410户,占全市12.63%;新设外资企业169家,占全市33.3%;实际利用外资18.8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占全市26.7%。
今年以来,全区新认定两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三星数据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占全市50%,朝阳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增至140家。
国际商务领域
国际商务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日本第二大制药企业安斯泰来设立投资公司,普华永道设立资产评估公司。亚萨合莱(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入资2.6亿美元、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资0.35亿美元、安道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入资0.33亿美元;吸引合同外资16亿美元。初步完成全球争议解决中心设立方案,持续完善区域司法保障。建成朝阳区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为涉外经贸类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法律援助”全流程服务。
国际金融领域
国际金融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在全市率先开展国际收支便利化全环节改革试点工作,提升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银行、证券及保险行业专营机构均落户朝阳,德意志银行、科勒资本成为外商准入新政第一批试点企业。北京市唯一一支人民币投贷定向基金(璟泉善信(北京)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落户朝阳。
国际人才服务
建立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行政服务事项120项,率先实现外籍人才(A类、B类)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两证联办”,办理时限由17个工作日压缩至7个。
国际交流平台
(网址http://english.bjchy.gov.cn/)
朝阳区涉外服务平台即朝阳区国际版网站于2021年8月正式上线试运行。从解决投资、工作、生活、旅游等重点需求和痛点问题出发,打造场景化板块服务,成为“两区建设”宣传的重要载体、驻区外籍居民和商务人士了解朝阳的重要平台,对外推介朝阳、向潜在投资者展示朝阳区形象的重要窗口。
国际交往活动
朝阳区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服贸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国际交往活动的属地服务保障任务,国际性会议承办数量占全市50%以上,国际展览占全市1/3以上。朝阳区持续保持与24个国家的30个城市、城区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今年借助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契机,与日本友城东京港区开展青少年“云连线”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北京CBD 北京CBD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新认定1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其中有8家在CBD,总部企业进一步聚集。建成CBD全球招商联络站3个境内分站、2个境外分站,带动全区招商工作进入新阶段。打造全市首个“B&R•RCEP创新服务中心”,揭牌AEO高级认证孵化基地,提升企业专业服务水平。上线全市首个自贸便捷查询小程序,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实现企业自主查询是否属于北京自贸试验区CBD区域范围。创新推出全国首个以区块链为核心的跨境贸易服务新模式,为企业提供“内外贸交易撮合+国际单证服务+智能金融服务+政务服务+招商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数字化”的综合服务。 2021年,园区新注册企业3399家,同比增长22.6%;新设外资企业282家,同比增长9.73%。
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
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吸引社会投资关注的能力不断提高,发布《东坝地区规划建设方案》,园区新版控规初步稳定。第四使馆区总体建设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使馆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印发《探索免税消费、预办登机一体化试点推进工作方案》,推进城市航站楼选址设计工作。获批金盏公用型保税库,全力打造“地下保税仓储、地上展示交易”一站式服务模式新样板。完成园区“管委会+运营公司”管理模式架构,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实现坝河、北小河水体还清、使馆区示范段景观亮相,区域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中韩“数字服贸与跨境电商”签约落地,促进双方在数字服贸与跨境电商等方面交流合作。
2021年,园区新落户企业66家,同比增长约2.5倍,其中外资企业6家。
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产业集群,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加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做强中关村朝阳国际创投集聚区,高瓴等4个高成长中心已落成,24个创投项目及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打造科技企业赋能站科技创新服务品牌,建成2个线下服务站点,上线赋能站小程序,形成包括300余个项目在内的服务矩阵,成功引进中科知影、掌文信息等10余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