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初中和高中校区分别组织学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三位航天员老师在“天宫课堂”演示的六个实验和现场互动问答带领同学们走进科学殿堂,对航天知识和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天宫课堂”第二课中的很多内容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和初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学们都双眼紧盯屏幕,认真观看聆听这场非凡的科普课程。
太空“冰雪”实验涉及了化学学科的溶液知识,学生掌握了饱和溶液、配制溶液等知识后,就可以在地球上模拟太空“冰雪”实验,尝试亲手制作一个热乎乎的“冰晶”啦。
失重情况下的水油分离实验涉及了物理学科的重力、失重以及离心力等知识,在讲授重力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科学普及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对重力部分的学习有更深层的理解,为联系科学前沿加深理解物理力学学习做好铺垫。
牛顿第一定律是八年级物理下册中的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在课堂上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实验+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将一个冰墩墩推出去,发现冰墩墩近似地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一定律,在今后的教学中利用“天宫课堂”中的这段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观察到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在不受外力这一理想状态下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互动问答环节,有新疆的同学看到空间站中的无容器实验柜,提出问题可不可将果蝇送到太空做研究的问题,航天员老师为此介绍了空间站上的生物学研究项目,其中有一个植物种植项目,涉及了八年级生物的绿色植物的一生这个知识,生物老师们计划带领学生尝试种植太空种子植物,观察在太空旅行归来的种子种出来的植物和地球上的植物有什么不同。
通过本次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对理化生学习的兴趣,更让学生对于学习理化生知识充满了期待。央美实验学校作为朝阳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科技比赛多次获国家和市区级奖项,今后,各学科教师也会继续将“天宫课堂”中的内容融合到后续的教育教学中,为每个央美学子的梦想都插上科技的翅膀。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