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两区建设>>两区政策

朝阳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工作方案

日期:2021-02-12 16:19 来源:区商务局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区”建设决策部署,高标准推进政策项目落地见效,朝阳区“两区”建设专班近日正式印发《朝阳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分别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举措和5个方面、23项重点内容,分解为62项重点任务(涉及27个牵头部门,24个配合单位),明确了朝阳区五个目标定位、建立“5+3+N”的对外开放政策措施体系、打造三个服务贸易场景,统筹推进“两区”建设。

朝阳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工作方案

一、建设目标

经过三到五年的改革,基本建成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开放政策体系,率先基本形成与国际高标准投资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对外开放体系,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成为金融服务完善、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产业集聚、监管高效便捷、法制保障多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区。2021—2023年三年内,外向型经济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吸引一万家企业落地,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30%左右,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占全市50%左右;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显著增强,瞄准GAWC等国际公认榜单,加大全球顶尖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力度,其中引进及提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以上,同时引进领军型人才3000名、引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6个;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作用更加突出,建立跨境消费回流的新模式,教育、医疗、文娱等高端服务性消费型企业持续集聚,带动区域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二、政策体系

聚焦打造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数字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的优势,建立“5+3+N”对外开放政策措施体系。“5”即构建自由贸易五大便利化制度创新体系,包括推动公平竞争的投资运营便利,提升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便利化,深入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实施自由便利的国际人才服务,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3”即以CBD、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中关村朝阳园为核心承载,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产业开放+园区开放”上形成发展示范。“N”即推动多个重点优势领域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包括提升国际金融服务的开放创新能级、构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创新环境、鼓励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化专业服务领域开放改革,积极建设高端跨境消费中心,引领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推动教育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三、工作举措

三、工作举措

(一)率先构建三类服务贸易场景

构建国际资本的交互枢纽,提升外资金融机构集聚能力,努力将朝阳打造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促进跨国公司资本留存转化,支持跨国公司设立财务公司,鼓励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总部类企业将中国业务形成的利润留在国内进行资本管理;加快汽车金融相关政策的落地,支持各大车企设立汽车金融公司。打造人民币走出去服务枢纽,聚焦贸易项下与资本项下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快拓展人民币合格境内与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资格,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并主导运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扩张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构建国际商务的功能枢纽,建设离岸跨场的审计、会计与法律服务中心,重点围绕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境外机构在国内上市,以及境内外机构跨境业务开展等方面,提供与“目的地”国家审计、会计、法律规则体系相衔接的支撑服务。打造服务贸易的转口枢纽,用好规划设计等领域相关资质放宽和专业人才执业准入的政策,有序扩大服务外包规模,围绕数字贸易发展,建设远程运维中心,加强对各个行业领域的数据监控与分析,并及时提供精准服务。打造国际通行从业资格的认证和培训中心,建立完善职业资格互认、先前学习认定等机制,吸引具有相关专业考试的培训机构和相关认证组织,打造国际专业执业资格的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增强对国际高端人力资源的配置能力。实现海外消费的回归扩容,推动跨境消费领域的发展,全面走通免税消费政策落地的路径,深化免税消费登机一体化项目建设;探索基于自贸区的平行进口车的相关保税展示、销售和维修等业务。推动国际医疗领域发展,探索自贸区内国际药品研发、国际医疗设备保税、外籍医生执业等相关政策叠加落地的应用场景,推动建立衔接国际的医疗服务体系;搭建跨境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探索“本土化”的海外就医新路径。推动国际教育领域发展,完善国际学校布局,支持中小学接受外籍人员子女入学,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加强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除面向中小学生的语言类培训机构外的其它语言类培训机构前置许可要求;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二)建立“两区”建设管理机制

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商务局等40余个部门、功能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两区”建设重大事项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等相关工作,下设“两区”建设专班,并积极筹建协调办公室,增强人员力量,负责统筹协调、贯彻落实和组织推进各项工作。

(三)强化“三单”管理

以政策清单,逐级明晰先行政策落地跑通的主管部门与关键环节,有的放矢的解禁限制、重构制度流程;以空间清单,精准反馈新兴项目选址,量化调控待供空间布局,不断强化资源精细化全周期管理。以企业清单,强化拜访、洽商、引进的目标管理,清晰梳理产业引入环节,为系统谋划产业链生态链补全,前瞻绘制战术地图,滚动完善一本招企引链的“明白账”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

坚持面向国际要增量,加快探索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增强国际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重点吸引外资新主体落户,聚焦面向外资开放的新领域、新行业,加大对尚未进入中国的全球顶尖企业、国际组织的引进;拓展涉外新业务新环节,结合金融、商务等领域的业务准入限制的放宽,深入挖掘区域跨国总部、代表处、分支机构等资源潜力,引导其进行展业、升级或新部门设立。探索新模式新路径,立足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依托内需大市场,加快跨境电商等数字贸易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实现跨境贸易业务规模突破。

(五)全力推进重点政策落地

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能动性,深入研究“先行先试”的政策应用场景,率先在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文化等行业领域,采用“项目+政策”组合落地的模式,实施陪伴式服务,助力企业进行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的政策统筹协调,打通政策落地实施的行业路径,形成示范经验复制推广,带动系列产业的突破,全面提升“朝阳服务”的品牌效应。以体系的建设实现可持续的推动,统筹抓好短期的重点项目落地与长期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在不同产业领域全面推行“沙盒管理”机制,不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引领,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六)系统提升自贸区综合承载能力

配合商务部和自然资源部完成自贸试验区落桩定界工作。启动朝阳组团政务服务大厅的建设选址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升级,过渡期在属地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专门服务窗口,提供灵活多样的登记注册方式,为有意向的市场主体办理相关事项提供办理渠道。立足CBD国际融合、多元开放的发展特征,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化商务氛围和宜居品质,高标准推进绿化建设,补齐配套设施建设短板;加快建设完善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配套基础设施体系与交通路网体系;加快推进中关村朝阳园国际创投集聚区建设。

(七)编制自贸试验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产业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明确功能定位、功能分区、开发规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环境、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土地、规划条件,其中,在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重点做好保税监管区、免税商品销售区的规划以及贸易关栏和消费关栏的设置研究。产业规划聚焦金融、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专业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明确产业经济发展目标、重点、布局和任务。

(八)持续开展宣传工作

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形象标识体系,设计自贸试验区LOGO、沙盘,拍摄宣传片,形成统一开放视觉印象。制定朝阳区“两区”建设宣传方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常态化宣传和重要节点推介结合、对外推介和对内宣讲并重、重点群体分类推进、市区联动的立体化宣传体系,形成持续性宣传声势。丰富拓展推介宣传通道,积极参加进博会、服贸会、港交会、厦洽会等知名商事活动,以及各商协会举办的重要活。把握法规调整、重大政策出台、重要成果落地等时机,开展重要节点宣传,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平台,重点加强移动端宣传、融媒体推介,快速提升扩大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九)建立国际招商体系

创新招商形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通过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会议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商效率。进一步完善中介招商政策体系,在全球范围选聘三至五家招商中介机构,建立“目标企业投资信息库”,同步开展对目标企业的投资意向洽谈,实现有针对性的精准招商。深入开展以商引商,加强与驻区重点企业、知名驻京商协会、行业协会,境内外商协会等沟通联系,充分挖掘投资线索。拓展招商合作网络,主动与国家级和市级大型机构沟通联系,积极参加大型招商活动,加速优质项目落户。

(十)建立自贸区统计体系

以国家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统计调查制度》为基础,建立朝阳区自贸区统计平台,创新指标设置与统计方法,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及时反映自贸区企业基本情况和各项试验取得的成果,用数据说话、服务决策。对于自贸区中涉及专业部门的数据,如海关、税收等,通过借助专业部门力量,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加工,提高自贸区统计效率。

四、实施保障

强化人才保障。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干部进行“两区”建设业务知识、政策培训,全力打造高素质管理队伍。大力实施分层分类的人才吸引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工作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才政策体系。整合联动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商协会等机构,利用各类文化交流阵地、创新创业空间,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国际交往、文化融合、资源共享、政企互通的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建立“服务自贸区建设生态联盟”,构建创新主体联动机制,打造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化运作的多层次人才培训体系,搭建全要素全链条的人才发展服务平台,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探索设立人才服务清单、简化服务流程、健全服务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构建具有自贸区特色的人才服务体系。

加强部门间统筹衔接。打通市级部门之间多点对口的通道,建立批复机制和推进机制,明确批复机关、相关人员、批复时限等事项;配合市级部门出台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设要求,加快明确权限下放事项。针对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挥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协调区内各相关部门适时召开专题会议,保障工作高效开展。

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促进产业资金与政策的统筹创新,分批制定“两区”建设产业促进配套政策,统筹区域产业专项资金安排;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和社会投资基金的作用,重点支持自贸试验区和重点示范园区内的产业项目,明确统筹机制,建立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办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撬动机制。深化空间用地的统筹利用,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推进在金盏园区整体实施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落实标准地指标体系,细分产业类型,科学制定标准,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施综合用地模式,在用途、功能不冲突前提下,实现一宗地块具有多种土地用途、建筑复合使用(住宅用途除外),按照不同用途建筑面积计算土地出让金,不得分割转让。

加强项目落地动态管理和评估考核。巩固前期服开试点过程中形成的“一库四机制”成熟做法,推动政策实施、协调项目落地、形成发展合力。通过与智库机构、行业协会、招商中介等市场主体沟通对接,就重大项目的引入,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前谋划落户朝阳的实施路径,形成滚动更新的项目库。委托第三方开展“两区”建设评估和总结,从投资、贸易、金融等不同角度和领域,提炼汇总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创新案例,展示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和创新成效,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利用“两区”建设的政策功能平台更好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

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扣朝阳区“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的功能定位,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聚焦金融、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专业服务等领域,逐步形成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和要素供给体系,不断释放市场发展活力,推动开放型经济体系迈上新台阶。

(二)战略定位

聚焦打造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突出朝阳国际化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数字贸易试验区“三区”叠加的优势,坚持全球视野,对标国际规则,以试点政策先行落地为重点,以制度创新和模式示范为引领,以国际高端要素融通开放为依托,积极打造首都高水平开放的样板平台。

引领制度型开放样板区。紧紧围绕首都打造对外开放的“北京样板”的目标,深刻领会发展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的应有之义,以全力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应用场景为基础,率先在重点行业领域形成突破。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主动研究和试行更高更深更广的投资贸易自由化,全力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融通全球的资源集聚区。紧扣高标准建设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的发展目标,推动建立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增强对跨国总部选址吸引力。立足链接全球的通道优势,以激活要素流动为重点,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便利、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区域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国际金融的开放前沿区。全力推动金融业开放成果率先落地,使金融要素及资源实现自由流动与市场配置,持续提升国际金融机构的汇聚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下开放,创新并争取各项先试先行政策,形成多点支撑、功能完善的金融业发展制度环境,为首都在更高水平上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做出示范。

数字贸易新场景示范区。抓住数字经济布局的关键窗口机遇,依托超大市场规模和完备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新基建,积极探索数字贸易新场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全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数字贸易开放体系,实现更多原始创新项目和领军型、独角兽企业在朝阳落地转化和发展,增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策源能力。

服务贸易模式创新试验区。发挥朝阳作为外贸大区、消费大区的双向通道优势,做好扩大内需与开拓外部市场的统筹,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网络,大力推动金融、专业服务、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服务贸易发展;聚焦释放内需市场发展活力,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创新发展,率先构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交汇节点枢纽。

(三)发展目标经过三到五年的改革,基本建成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开放政策体系,率先基本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与制度环境,成为金融服务完善、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产业集聚、监管高效便捷、法制保障多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区。

——外向型经济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吸引一万家企业落地,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30%左右;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占全市50%左右。

——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对标GAWC榜单,加大对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引进力度。同时,引进及提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以上,引进领军型人才3000名、引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6个。

——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作用更加突出。高端消费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建立跨境消费回流新模式,教育、医疗、文娱等高端服务性消费和大型电商消费平台持续集聚,带动区域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深化服务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对标国际的开放环境与制度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外商投资发展的便利化程度,打造“营商环境五大品牌”。

二、规划布局与分工

朝阳组团的实施范围7.92平方公里,涵盖北京CBD中心区4.96平方公里、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2.96平方公里。自贸试验区的开发利用须遵守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关法律规划,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要求。

北京CBD中心区(4.96平方公里):对标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秉承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高度国际化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共识,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促进体系,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的智能化模式,激活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资本的投资功能,畅通专业服务集聚的国际化商务通道,放宽外资准入与国内业务开展的限制,吸引外资总部型机构集聚,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高端商务服务集聚区。

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2.96平方公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新战略,打造首都国际交往新承载,围绕第四使馆区建设实施,谋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服务贸易示范区、数字贸易试验区和高端跨境消费中心,积极探索服务贸易特殊监管区模式,系统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布局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加快数字经济新业态布局,率先在制度改革、要素供给、营商环境、产业生态、城市服务、创新氛围等维度实现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

三、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推动要素流动自由化便利化,率先构建制度型开放新优势

(1)推动公平竞争的投资运营便利。全力提升外资促进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金融、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互联网信息、文化、专业服务、教育、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注册资本、投资方式、业务范围等限制,鼓励在法定权限内制定投资和产业促进政策,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用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港洽谈会等投资促进平台,创新开展招商活动,全面探索实施服务业企业投资项目“区域综合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政府配套服务”开发模式,编制CBD、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重点产业招商地图和产业促进政策。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完善“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优化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流程。

(2)提升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便利化。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科技服务、文化服务、技术产品、信息通讯、医疗健康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创新跨境电商服务模式,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在片区组团内建立国际配送平台,放宽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为研发、执业、参展、交流、培训等高端人才提供签证便利。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业务应用率,加强特色功能建设,加快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且具有朝阳特色的跨境贸易标准、规范和准则。支持以高端离岸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新兴服务出口等跨境服务贸易。探索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深入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允许区内银行为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研究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渠道整合,研究推动境外投资者用一个NRA账户处理境内证券投资事宜。对于境外机构按规定可开展即期结售汇交易的,区内银行可为其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推动重点行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便利化。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提供货物贸易外汇综合服务。研究探索实物资产跨境转让的场内外汇结算模式,提升外汇资金结算效率。允许出口商在境外电商平台销售款项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给予在朝阳区中资机构海外员工薪酬结汇便利化政策。

(4)实施自由便利的国际人才服务。探索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吸引政策。试点开展外籍人才配额管理制度,探索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充分发挥朝阳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生活、宜居宜业等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服务,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证件审批流程,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建立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服务站点。支持外籍人员使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办和参股内资企业。对境外人才发生的医疗费用,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探索优化非标准就业形式下劳动保障服务。对境外高端人才给予入出境便利,便利其境内经常项目项下合法收入办理个人赡家款项下购汇汇出,便利其在便利化额度外结汇缴纳随行子女在境内就读国际学校学费。

(5)规范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探索制定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规则,在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探索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因地制宜的制定跨境数据流动发展规划,实现在不同领域、各有侧重的跨境数据流动试点试行;依托“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以中日韩、东盟十国等区域的规则对接为基础,不断打开局面,逐步拓展更多区域的数据跨境流动。在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快形成开放环境下有创新的监管体系,探索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推动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和评估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软件实名认证、数据产地标签识别、数据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先行先试。对软件和互联网服务贸易进行高效、便利的数字进出口检验。积极探索针对企业的数据保护能力的第三方认证机制。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贸易治理中的应用。

(二)提升金融领域开放创新能级,增强国际金融资本集聚效应

(6)强化全球财富管理能力。深化国际金融特色,持续提升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发展能级、汇聚国际金融资源,推进金融领域“证照分离”,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并主导运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支持外资投资机构参与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深入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逐步放开公开市场投资范围限制。支持外商独资企业申请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转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设立投资性公司,支持跨国公司设立外商独资财务公司,支持非投资性外资企业依法以资本金进行境内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在京财务公司获得结售汇业务资格,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买方信贷和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

(7)扩大国际金融业务开放。允许更多外资银行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允许自贸区落地的外资银行稳妥开展国债期货交易。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境内黄金和白银期货交易。支持具有一定规模、运营稳健的在京外资法人银行申请参与公开市场交易。允许外资银行获得人民银行黄金进口许可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资格。支持相关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支持证券公司从事沪伦通中国存托凭证业务。审慎有序进行金融综合经营试点。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专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区内企业上市挂牌支持政策,支持券商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业务提供服务。支持国际征信评级机构落户集聚,依法开展业务,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打造一批征信评级服务品牌。

(8)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围绕支付清算、登记托管、征信评级、资产交易、数据管理等环节,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机构与在京金融科技企业深化战略和股权合作,并在符合监管条件的前提下申领金融牌照;支持国际金融科技企业与在京机构合作,探索创建国际化的金融科技行业自律规范和标准。支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建设金融科技应用场景试验区,建立应用场景发布机制。

(9)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设立重点支持文创产业发展的民营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跨境融资,按照有关规定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研究简化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或外资股东发行熊猫债券等相关手续。允许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企业外债额度。开展区内企业外债一次性登记试点,不再逐笔登记。

(三)构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环境,凝聚强化国际经贸枢纽功能

(10)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网络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建设,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引导社会机构依法开放自有数据,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化数据平台对接。建设完备的国际通信设施,加快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宽带接入能力、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向外资开放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外资股比不超过50%),吸引海外电信运营商通过设立合资公司,为在京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探索建立适应海外客户需求的网站备案制度。探索优化对科研机构访问国际学术前沿网站的安全保障服务。

(11)加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领域的规则和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数字经济和贸易国际交往功能区的建设,发挥第四使馆区对外交往窗口的优势,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产业联盟和科研机构战略对接,推进数字经济技术、标准、园区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国际合作的试点示范,培育支持一批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项目落地,吸引更多数字领域龙头企业、国际组织入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探索符合国情的数字贸易发展规则,加强跨境数据保护规制合作,促进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的国际互认。探索创制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交易标准及数据交易流通的定价、结算、质量认证等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研究境内外数字贸易统计方法和模式,打造统计数据和企业案例相结合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研究建立完善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开展国际合作规则试点,探索国际数字产品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

(12)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数字龙头企业、产业联盟等牵头成立相关领域发展基金,引导国内外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领域高端团队和原始创新项目在朝阳区落地转化和发展。创新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技术基础供给,加快区块链等技术在政务服务、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赋能提升,推动数字贸易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建设数字版权交易平台,带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发展。在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数字服务、国际资源引进等领域开展试点,探索数据审计等新型业务。

(四)推动服务贸易更高质量发展,打造内外双循环的交互节点

(13)鼓励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开展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支持离岸创新创业,支持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政府支持科技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反向创新”。推动中国检测标准转化为国际通用标准。取消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外资股比限制。鼓励外资依法依规参与提供软件即服务。探索制定相关标准,以云计算平台建设为抓手,分级分类推动数据中心建设。鼓励国际知名开源软件代码库和开发工具服务商落地,支持开源社区交流平台、代码托管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无偿资助、业务奖励和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基地发展。

(14)深化专业服务领域开放改革。畅通专业服务集聚的国际化商务通道,探索建立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依规在京开展服务业务、办理工作居留证件,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金融领域有法律法规考试等特殊要求的,须通过相关考试并符合要求的条件)。探索实施对金融等服务领域国际执业资格的认可。除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外,允许境外人士在北京市内申请参加我国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不含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探索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分所试点。

(15)积极建设高端跨境消费中心。探索消费、预办登机一体化试点,谋划进口商品免税商业区和特色产品的离境退税商业区建设,支持建立跨境电商海外仓,实现体验、消费、贸易等功能,促进和扩大出入境旅客消费;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配套完善退税代理机构条件,提高离境退税服务便利化水平;鼓励国际知名免税品经营商开设免税店,促进高端商品消费、艺术品展示交易等。

(16)引领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持续推进外商投资音像制品、独资开办演出经纪机构等文化领域开放政策落地;探索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银行文创专营分支机构、文化产业相关保险、文化企业股权转让平台等以试点方式开展文化金融项目。优先支持区内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和游戏版号。

(17)推动教育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汇集国际化教育资源,完善国际学校布局,支持中小学接受外籍人员子女入学,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加强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除面向中小学生的语言类培训机构外的其它语言类培训机构前置许可要求;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18)创新发展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持续推进外籍医师多机构执业备案、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等政策试点。鼓励境外申请人设立中外合资合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土地供给、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国际医药研发水平,加速急需医疗器械和研发用材料试剂、设备通关。对临床急需且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加快审批,保障临床需求。适度放宽对医药研发用小剂量特殊化学制剂的管理,支持设立国际研究型医院或研究型病房,加速医药研发成果孵化转化进程。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创新,开展跨境远程医疗等服务,区内医疗机构可根据自身技术能力,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探索开展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持续强化中医药服务贸易品牌,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定点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定点单位在园区开办分支机构,搭建中医药健康养生国际综合服务平台。

(五)对标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

(19)加大财税政策创新力度。探索实施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研究鼓励技术转移的税收政策;探索研究对跨国公司总部类企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根据业务规模、资质条件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对在朝阳区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满足从业一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条件的,实行“报备即批准”。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即可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等相关政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发现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0)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在具备条件的领域,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探索对新经济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探索形成市场化赋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实施综合用地模式,在用途、功能不冲突前提下,实现一宗地块具有多种土地用途、建筑复合使用(住宅用途除外),按照不同用途建筑面积计算土地出让金,不得分割转让。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21)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围绕“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化保护格局,重点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探索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试点,支持创新主体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设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体系,高水平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22)强化多元化法治保障。允许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在区内设立业务机构,就国际商事、投资等领域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依法支持和保障中外当事人在仲裁前和仲裁中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临时措施的申请和执行。积极完善公证、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支持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落地运营。充分利用现有审判资源,为金融诉讼提供绿色通道。

(23)健全开放型经济风险防范体系。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通过提高监管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加强监管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聚焦投资、贸易、网络、生物安全、生态环境、文化安全、人员进出、反恐反分裂、公共道德等重点领域,进一步落实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完善反垄断审查、行业管理、用户认证、行为审计等管理措施。健全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强化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工作,不断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坚持底线思维,依托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研判和风险防控手段,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四、强化落地实施的保障创新

(一)完善“两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按照全市强化“两区”建设工作力量的部署安排,在自贸区工作专班的基础上,加快组建朝阳自贸区工作机构,增设相应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专职推进自贸区建设。对标市级“两区”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区级自贸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组团的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点项目及相关工作方案、年度计划的实施,协调解决跨部门重要事项和问题,督促检查有关工作的组织落实情况。完善各专项工作组议事制度,加强与市级相关部委的联动,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责任分工,全力提升项目审批、规则制定等方面的效率,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机制。加强与国内外高端智库合作,选聘国内外知名专家,直接参与朝阳组团建设发展。

(二)系统提升自贸区综合承载能力配合商务部和自然资源部完成自贸试验区落桩定界工作,抓紧启动朝阳组团政务服务大厅的建设选址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升级,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灵活多样的登记注册服务。充分把握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需求,系统提升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空间承载能力,加快推动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三岔村北街、东高路、金盏纵五路、坝河北滨河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尽快稳定金盏地区轨道交通及站点布局的方案,加快启动R4线的建设,打通金盏片区与首都两大机场的联络线。立足CBD国际融合、多元开放的发展特征,全面提升区域国际化商务氛围和宜居品质,高标准推进绿化建设,补齐配套设施建设短板,突出新兴技术的运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构建立体化、全覆盖、高效能、高安全的城市联通网络。畅通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强化引进人才落户保障,在人才聚集区域筹集房源就近解决人才居住需求,优化人才生活服务配套,打造精准适合国际高端人才创新发展、和谐宜居的“类海外”环境。

(三)促进产业资金与政策的统筹创新探索建立系统化的推进机制。参照其他省市自贸试验区经验做法,在拉平与各省市自贸试验区开放政策的同时,统筹区域产业专项资金安排,加大对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细化系列产业政策,做好政策宣讲服务,及时发现与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动态调整服务内容,补齐配套产业政策的短板,吸引项目落地和产业聚集。统筹组织推进投资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性投资基金和社会投资基金的作用,协调落实项目支持政策,建立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办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撬动机制,谋划以“支持政策+产业基金”撬动,探索创新“研招一体”的工作组织模式,带动示范园区特色化发展和产业项目集聚,强化产业政策在空间上的落地集成;全面做好企业服务,就支持企业拓展业务、重大项目引入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

(四)深化空间用地的统筹利用在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范围内,统筹区域评估,集中对环境、水、交通等事项开展区域综合评估,对进入该区域的评估范围、符合评估成果适用条件的项目,审批时可直接采用区域的评估成果,不再重复开展相关评估评价工作。落实标准地指标体系,细分产业类型,科学制定标准,建立指标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自贸区的功能,进一步深化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控规编制,重点做好保税监管区、免税商品销售区的规划以及贸易关栏和消费关栏的设置研究,为区域内大宗贸易和跨境消费等货物贸易领域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为服务贸易领域发展过程中关键设备的引入提供支撑。结合金盏园区空间开发进程,适应数字贸易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求,探索实施综合用地模式,在用途、功能不冲突前提下,实现一宗地块具有多种土地用途、建筑复合使用(住宅用途除外),按照不同用途建筑面积计算土地出让金,不得分割转让。

(五)加强国际招商与宣传推介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形象标识体系,设计自贸试验区LOGO、沙盘,拍摄宣传片,形成统一开放视觉印象。创新招商形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通过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会议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商效率。进一步完善中介招商政策体系,在全球范围选聘三至五家招商中介机构,瞄准GAWC等国际公认榜单,建立“目标企业投资信息库”,同步开展对全球顶尖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等目标企业的投资意向洽谈,实现有针对性的精准招商。深入开展以商引商,加强与驻区重点企业、知名驻京商协会、行业协会,境内外商协会等沟通联系,充分挖掘投资线索。拓展招商合作网络,主动与国家级和市级大型机构沟通联系,积极参加大型招商活动,加速优质项目落户。优化完善宣传方案,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常态化宣传和重要节点推介结合、对外推介和对内宣讲并重、重点群体分类推进、市区联动的立体化宣传体系,形成持续性宣传声势。丰富拓展推介宣传通道,积极参加进博会、服贸会、港交会、厦洽会等知名商事活动,以及各商协会举办的重要活动;把握法规调整、重大政策出台、重要成果落地等时机,开展重要节点宣传,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平台,重点加强移动端宣传、融媒体推介,快速提升扩大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加强项目落地动态管理和评估考核巩固前期服开试点过程中形成的“一库四机制”成熟做法,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的系统梳理,加强与跨国公司总部、外资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不同产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沟通对接,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与发展需求,共同研讨可能的政策落地方向与实施路径;通过与智库机构、行业协会、招商中介等市场主体沟通对接,就重大项目的引入,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前谋划落户朝阳的实施路径,形成滚动更新的项目库。探索优化项目推进思路,争取从“推项目”向“选项目、引项目、推项目”并重转变,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手段,对企业的“引进、新设、运营、服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完善企业“服务包”制度,为企业制定包含常规政策和个性化政策的综合政策“服务包”,助力企业更好发展。持续强化政府队伍建设,联合市场主体培育并组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的商务队伍,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建立试点任务、制度创新措施及政策的评估机制,及时总结评估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改革创新经验和成果,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效果评估。将朝阳组团试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自贸试验区管理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研究制定具体考核细则,建立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

国际商务服务片区范围示意图和产业用地现状分布图

重点专题实施方案(一)

北京CBD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重要致辞精神,落实《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牢牢把握“两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北京CBD国际化功能优势,吸收借鉴国际先进自贸区建设经验,加快探索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全力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首都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围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立足国际一流商务中心区的枢纽优势,做好扩大内需与开拓外部市场的统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际金融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为首都跨境金融开放能级提升做出示范。

(二)发展目标

经过三年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有序建设:(1)国际金融机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科技领域形成了一批技术转化与产业化项目。(2)各项金融业开放政策持续落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3)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能显著提升,有效服务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4)政府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国际化综合配套设施全面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1)持续优化金融市场环境。加快落实既有各项支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做好各项先试先行的政策落地,全力支持金融业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充分发挥北京CBD金融商会,金融行业组织、智库在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协助金融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协调联络机制,为区域金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决策依据。

(2)完善产业基金引导功能。聚焦加快各项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的落地,着眼于国际金融机构的引入、吸引优秀金融人才、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和模式创新等金融业发展事项,优化调整金融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和运作能力。加强产业基金专项监督管理,不断提升资金辐射带动作用。

(3)打造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环境。对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开辟“绿色通道”,在企业注册登记等方面,简化程序、优化流程。完善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沟通机制,深化“服务包”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服务于外资金融机构的专业团队,对重点国际金融机构落户和业务发展提供专业指导、政策咨询、全程服务支持。

(4)促进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伦敦、纽约、法兰克福、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形成若干合作机制。整合全市对外交流合作资源,支持在CBD区域内举办行业内较高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峰会、展会等,形成凝聚共识、共商良策的平台作用。

(5)筑牢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完善系统性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失信惩戒、守信激励的企业信用体系,推动企业规范经营。(二)扩大金融业务开放,强化国际金融特色优势。

(6)汇聚国际金融资源。按照国家金融业开放时间表,以亚投行为纽带,大力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在CBD设立法人总部,重点加大对申请进入和未进入中国外资法人银行、保险和再保险机构、国际知名证券机构等机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法国商业银行、阳光保险集团等重点项目落地。发挥跨国公司总部集聚的优势,引导企业在朝阳区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契合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进程,大力吸引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供应链金融企业等领域市场主体入驻;鼓励金融企业开展综合化经营,推动金融类控股(或集团)公司集聚发展。积极吸引各个国家央行驻华代表处、国际清算机构与组织、国际信用卡组织等主权类金融组织与机构入驻。

(7)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持续吸引具有投资环节的企业入驻,鼓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企业设立投资性公司。推进金融领域“证照分离”,推进金融领域“证照分离”,支持社会资本设立并主导运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支持外资投资机构参与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深入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逐步放开公开市场投资范围限制。支持外商独资企业申请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开展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业务,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转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在京财务公司获得结售汇业务资格,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买方信贷和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

(8)扩大金融业务开放。提升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允许更多外资银行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允许自贸区落地的外资银行稳妥开展国债期货交易;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参与境内黄金和白银期货交易;支持具有一定规模、运营稳健的在京外资法人银行申请参与公开市场交易;允许外资银行获得人民银行黄金进口许可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主承销资格。放宽证券业相关业务开展限制,支持证券公司从事沪伦通中国存托凭证业务,鼓励合资券商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经纪、咨询等业务,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依规开展跨境经纪和跨境资产管理业务。加速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到来朝阳区经营保险代理和公估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加速金融专业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支持国际征信评级机构落户集聚,依法开展业务,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打造一批征信评级服务品牌。支持相关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审慎有序进行金融综合经营试点。

(三)打通跨境资本通道,实现贸易投资自由便利

(9)建立双向投资通道。聚焦推进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针对不同领域的发展特征,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在注册资本、投资方式、业务范围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在法定权限内制定投资和产业促进政策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完善“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推进对外投资项目库、资金库、信息库的网络平台建设,优化企业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流程;加强金融保险、专业咨询和法律事务所等机构对接合作,支持面向境内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差异化服务与产品,有效支撑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等方式整合境外资源,加速境内企业跨国经营的进程。

(10)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贯彻落实“贸易强国”建设的各项战略措施和法律法规,细化研究出台落实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的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市场主体集聚,有序扩大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着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综合性业务。创新跨境电商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在CBD区域设立服务大厅,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和应用领域,探索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11)深入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允许区内银行为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研究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渠道整合,研究推动境外投资者用一个NRA账户处理境内证券投资事宜。对于境外机构按规定可开展即期结售汇交易的,区内银行可为其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推动重点行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便利化。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提供货物贸易外汇综合服务。研究探索实物资产跨境转让的场内外汇结算模式,提升外汇资金结算效率。允许出口商在境外电商平台销售款项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给予在朝阳区中资机构海外员工薪酬结汇便利化政策。(四)激发产业金融活力,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

(12)推动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在政策先行先试方面的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文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开发,支持银行文创专营分支机构、文化证券、文化产业相关保险、文化企业股权转让平台等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收益权质押、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文化金融服务。围绕版权交易与股权交易,加快市场服务机构的引入,促进影视、动漫、音乐、出版、设计等文化版权和文化企业股权交易或流转;密切关注国内电影衍生品、广告、音乐等新兴要素市场发展,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

(13)大力发展贸易金融。持续推进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跨境人民币结算、外债融资便利等政策落地;鼓励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展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围绕区内国际贸易的开展,支持金融机构提供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便利企业开展贸易、降低交易成本。

(14)健全汽车金融行业产业链。发挥外资汽车金融总部经济优势,进一步增强汽车金融企业的集聚能力,支持汽车集团总部在CBD设立金融事业部、金融子公司。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跨境融资,按照有关规定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研究简化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或外资股东发行熊猫债券等相关手续。围绕优化产品定价、简化业务流程、识别优质客户、提高风控能力等方面,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利用新兴技术开展业务模式创新,实现汽车金融产品全面化、多维化和个性化。

(15)推动融资租赁业发展。鼓励引导境内外资本在CBD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和特殊项目公司。允许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企业外债额度,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开展人民币跨境融资业务、本外币资金池业务,为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租赁进出口业务提供便利。引导融资租赁公司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支持融资租赁公司引进用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设备。

(16)完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通过分类施政,鼓励各类型企业在不同层级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联合市场主体建立企业上市服务平台,针对境内企业上市、并购重组、规模扩张等提供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支撑,支持券商公司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业务提供服务,提升上市企业培育效能。(五)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实施应用场景示范工程。

(17)提升金融科技集聚效应。围绕支付清算、登记托管、征信评级、资产交易、数据管理等环节,引导金融机构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加强金融科技工作顶层设计,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汇聚金融科技资源,加快推动仁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科技示范项目落地;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事业部、特色支行、金融科技公司等,推动全国性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落户;吸引科技企业设立金融科技研发中心、开放式创新平台、企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支持国际金融机构与在京金融科技企业深化战略和股权合作,并在符合监管条件的前提下申领金融牌照。

(18)丰富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支持金融科技企业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示范应用。完善应用场景发展机制,重点聚焦融资服务、普惠民生、支付清算、风险防范四大领域加快搭建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在融资服务领域,引导金融机构使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信贷流程和信用评级模型,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普惠民生领域,支持金融机构借助区块链、移动支付等手段,将金融服务融入民生领域;在支付清算领域,引导金融机构开展非接触式支付、生物识别技术支付、智能穿戴设备支付等支付方式创新;在风险防范领域,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增强金融业务风险预防和处理能力。

(19)提升金融业创新发展效能。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机制作用,在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风险可控、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稳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围绕监管、征信、支付、数据、交易等关键环节,在朝阳区建设互联网信用信息、数据交易、行业预警监控等基础设施平台。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基础技术、底层关键技术及前沿技术研究,增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重点加大对自建研发机构、获得国家级资金支持、主导或参与制定金融科技领域标准制定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传统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发展效能,推进金融服务向移动化、智能化、场景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完善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搭建硬科技孵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验检测、产业对接等专业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推进CBD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CBD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建设各项工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力度,市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加强重点工作精准调度,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探索制定和跟踪实施支持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建设的各项政策。建立第三方专业咨询机制和专家咨询库,在研究制订战略规划、实施方案、重点突破方向等领域加强论证,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推进朝阳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围绕自贸区内各类企业需求,加快金融创新案例展示、服务贸易撮合、活动公布征集、政策咨询解读四大板块内容建设。在符合服务贸易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征集企业需求,及时反馈给市区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实体企业发展难题。推动上传金融机构相关业务产品,服务企业与金融机构实现线上业务快速、准确对接。

(三)搭建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推进自贸区服务大厅建设,整合工商、税务、公安、城管等功能,精简合并办事环节,促进市区及部门间协同,集成服务、信息共享,实现“一窗办理、一网通办”的便捷化企业服务。优化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协助企业实现政策落地,加速优质企业落户进程。用好涉外资源,增进与各驻华使馆交流合作,服务境内外企业双向投资发展。

(四)搭建国际化专业化招商平台针对核心区楼宇制定专门招商方案。统筹各渠道招商信息资源,建立信息数据库,对招商线索进行定期整合与分析,区分企业入驻意向等级,对于重点企业、具有行业影响力及引领聚集作用的企业、行业协会,实行专人负责制和全程跟踪制。充分挖掘投资线索进一步完善中介招商政策体系,采取聘用方式在全球范围选聘招商中介机构,开展对目标企业的投资意向洽谈,实现有针对性的精准招商。

(五)提升国际化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居住服务功能,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区域及周边地区居住功能配比,促进职住、职租平衡。加大对国际优质教育与医疗资源的引入,完善国际人才子女入学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保险制度。提升生活配套便捷性,补充餐馆、零售便利店、咖啡馆等服务设施,积极引进国际品牌。提升国际文化氛围,利用存量、腾退用地及棚改留白区域,优先发展国际文化艺术,鼓励楼宇增加文化艺术活动展览展示空间。

(六)打造国际化综合区域品质打造高品质办公空间,按国际化城市设计标准建设精品楼宇。加强街区公共空间功能和景观设计,营造开放式、人性化、高品质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好地区公园广场和城市森林,提高楼宇立体绿化率,有序整理区域建筑第五立面。加强市政服务配套,超前布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形成现代化的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

重点专题实施方案(二)

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服务贸易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扣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功能定位,打造首都国际交往中心新亮点和时尚活力的“第二个三里屯”,围绕第四使馆区规划实施,谋划建设国际组织集聚区、服务贸易示范区、数字贸易试验区和高端跨境消费中心,营造和谐宜居的“类海外”环境,创建国际领先的“智慧化”场景。

(二)发展目标

经过三年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有序建设:(1)区域主要生态景观节点初步打造成型,内部主要交通路网体系基本完成,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布设完毕,近期轨道线路基本建成。(2)服务使馆区运行、国际组织办公、交往活动开展等主体及配套功能初步完备,时尚活力的办公及消费商业街区初具雏形,智能创新的生产生活社区场景基本实现。(3)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要素跨境流动便利、专业人才跨境执业便利为重点的开放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在免税消费、专业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开放新领域取得先行优势,在营商环境、产业生态、城市服务、创新氛围等维度率先实现与国际先进规则相衔接。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国际交往功能新承载

(1)建设国际组织聚集区。结合第四使馆区实施,吸引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仲裁机构等落户,加快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等引进,主动争取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在地选址,搭建国际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开拓以国际组织集群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模式与新渠道,实践推动多边服务贸易规则协调,积极争取数字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主动引领“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国际经贸规则构建,打造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策源地。

(2)服务第四使馆区建设。打造日常化、便利化、多元化的国际交往活动承载地。着力保障使馆区、国际组织等开展的官方性国际会议、国际论坛、外宾接待等外事活动,完善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常态化的运行服务保障机制。重点承接“一带一路”、友好城市等为背景的交易博览会、品牌文化节、贸易洽商会等商贸活动,搭建各类经贸、科技、文化、消费等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鼓励民间组织与企业主动发起非官方的国际会议、论坛、会展、节庆等活动,推动多层次主体在不同领域展开国际交流,全面提升区域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实施航站楼TOD开发。借助金盏园区规划直联北京两大机场的轨道线网优势,设立城市航站楼,为国际旅客提供市区内的预办登机、行李托运、轨道直达等便捷服务。结合交通枢纽TOD开发,建设汇聚品牌购物、美食餐饮、休闲娱乐、酒店住宿、会展办公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中心,延申流量枢纽为城市服务枢纽,建成快速通达全球的“城市会客厅”。延续机场海关区到市内航站楼,在TOD综合体内划定海关监管区,鼓励开设品牌旗舰免税店,支持进口商品展销、国际团体演艺、艺术品拍卖等保税新业务,立体构建国际商旅生态网络节点。

(4)打造第二个三里屯。聚焦新形态,以消费场景感与游览体验感为核心,结合园区丰富的绿地、河道、滩涂等生态环境,打造公园景观式的商业空间;结合5G、VR、AR、触屏互动、大数据运营及人工智能客服务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打造科技场景覆盖的商业形态。服务新客态,以多元社群服务与生活方式构建为目标,为使馆工作人员、外企商旅人士、国际组织要员等共性人群,打造定制化的服务场所。支持新时态,聚集深夜食堂特色餐饮,鼓励影视剧院延时夜场,开设24小时书店、便利店,引入各类高端、轻奢、传统老字号等商业品牌,打造24小时消费的国际化商圈。

(二)深耕服务贸易开放新领域

(5)构建高端专业服务业体系。围绕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总部聚集需求,结合业务放宽、限制解禁,全面加大国际知名审计、咨询、评级、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业企业汇聚,吸引跨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地设立分所,支持境外评级机构设立子公司开展信用评级业务,鼓励拓展国内市场。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建筑设计、规划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依规办理工作居留证件,认可其国际执业资格,视同其境外从业经历为境内从业经历。建立服务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专业服务体系。

(6)积极建设高端跨境消费中心。谋划设立进口商品免税商业区,加快引入王府井、中免等经营商开设免税店,打造集钟表、珠宝、食品、药品等多种经营业态为一体的“免税购物中心”,促进和扩大出入境旅客消费。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设立特色产品的离境退税商业区,推动“朝阳购物、机场提货”的新型购物通关模式落地,提高离境退税服务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机场航站楼选址与轨道交通TOD开发,实施消费、预办登机一体化试点。立足汽车产业优势,支持开展定制车、古董车等高端进口车型的保税展示、体验及维修养护,以及线上跨境销售。

(7)丰富国际医疗健康服务供给。加大国际医院引入和社会办医支持,持续推进外籍医师多机构执业备案、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等政策试点,适度放宽对医药研发用小剂量特殊化学制剂的管理,对社会办医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临床急需且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加快审批,保障临床需求。吸引全球知名医药企业设立医疗中心或综合机构,鼓励其建设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医疗检测中心、远程医疗中心等医疗服务体系,支持设立国际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鼓励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药品试点,推动开展跨境远程医疗等服务,探索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持续强化中医药服务贸易品牌,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定点单位开拓国际市场,搭建中医药健康养生国际综合服务平台。

(8)推动教育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汇集国际化教育资源,完善国际学校布局,支持中小学接受外籍人员子女入学,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加强国际化职业教育服务供给,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除面向中小学生的语言类培训机构外的其它语言类培训机构前置许可要求;支持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项目。

(三)塑造适应数字经济新规则

(9)创新服务贸易监管规则。探索建立服务贸易特殊监管区,充分借助金盏园区绿廊、水网、高架桥环绕等适宜设关管理的地貌特征,在规划编制阶段充分论证物理围网的设计方案,统筹考虑电子围网,探索一套适合服务贸易创新监管的新模式。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对园区企业、交易单据、人员、资金、商品等进行追溯和监管。全面推行“沙盒管理”机制,为创新先行的开放政策,构建一处相对完整、独立的“安全空间”,快速探索和实践一批落地政策,为北京自贸区的总体建设发展,以及枢纽节点功能的强化,做好底层支撑。

(10)完善数字贸易服务体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探索符合国情的数字贸易发展规则,加强跨境数据保护规制合作,促进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的国际互认。探索创制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交易标准及数据交易流通的定价、结算、质量认证等服务体系,规范交易行为。研究境内外数字贸易统计方法和模式,打造统计数据和企业案例相结合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研究建立完善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开展国际合作规则试点,探索国际数字产品专利、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主动参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

(11)规范数据跨境安全管理。在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探索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因地制宜的制定跨境数据流动发展规划,实现在不同领域、各有侧重的跨境数据流动试点试行;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以中日韩、东盟十国等区域的规则对接为基础,不断打开局面,逐步拓展更多区域的数据跨境流动。在数据流通、数据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快形成开放环境下有创新的监管体系,探索建立数据保护能力认证等数据安全管理机制,推动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和评估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软件实名认证、数据产地标签识别、数据产品进出口等方面先行先试。

(12)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创新。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加快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探索对新经济模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实施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研究鼓励技术转移的税收政策。探索研究对跨国公司总部类企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根据业务规模、资质条件给予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四)开拓资源要素供给新渠道。

(13)鼓励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开展创新要素跨境便利流动试点,支持离岸创新创业,支持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政府支持科技项目。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反向创新”。推动中国检测标准转化为国际通用标准。取消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外资股比限制。鼓励外资依法依规参与提供软件即服务。探索制定相关标准,以云计算平台建设为抓手,分级分类推动数据中心建设。鼓励国际知名开源软件代码库和开发工具服务商落地,支持开源社区交流平台、代码托管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无偿资助、业务奖励和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基地发展。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形成市场化赋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制度。

(14)推动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允许区内银行为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研究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渠道整合,研究推动境外投资者用一个NRA账户处理境内证券投资事宜。对于境外机构按规定可开展即期结售汇交易的,区内银行可为其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交易。推动重点行业跨境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便利化。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提供货物贸易外汇综合服务。研究探索实物资产跨境转让的场内外汇结算模式,提升外汇资金结算效率。允许出口商在境外电商平台销售款项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给予在朝阳区中资机构海外员工薪酬结汇便利化政策。

(15)实施国际人才跨境便利。探索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吸引政策。试点开展外籍人才配额管理制度,探索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充分发挥朝阳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生活、宜居宜业等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服务,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证件审批流程,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建立全链条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服务站点。支持外籍人员使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办和参股内资企业。对境外人才发生的医疗费用,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探索优化非标准就业形式下劳动保障服务。对境外高端人才给予入出境便利,便利其境内经常项目项下合法收入办理个人赡家款项下购汇汇出,便利其在便利化额度外结汇缴纳随行子女在境内就读国际学校学费。

(16)创新土地市场供给模式。在金盏园区规划管理上实施区域整体评估,集中对节能、环境影响、水影响、交通影响等事项综合评估,不在项目层面重复开展评估评价工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在同一地块合理转换,允许同类规划指标在不同地块间统筹利用,鼓励平台自持、股份合作、弹性年限、租让结合等多元供给模式。探索实施综合用地模式,在用途、功能不冲突前提下,实现一宗地块具有多种土地用途、建筑复合使用(住宅用途除外),按照不同用途建筑面积计算土地出让金,不得分割转让。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生态协同落地。

(五)加强自贸区整体环境建设

(17)打造类海外的公共服务环境。服务区域国际化人群汇聚特征,以国际通行标准推动市政基础、园林景观、绿色建设、公共设施等规划编制及建设实施。在道路路标、地址门牌、应急避险等城市公共环境中,推广双语标识系统建设。吸引国际知名酒店企业,建设地标性、主题型、连锁式等层次丰富的酒店产品生态群,满足国际人群多元需求。以高标准为高层次人才和国际专家等,建设以租住为主的人才公寓,匹配提供国际化、定制化的家政、社区等生活服务。

(18)前瞻性优化科技基础环境。在基础网络,实现光纤网络普及,宽带千兆到家庭、万兆到楼宇;移动网络实现5G全域连续覆盖,全面满足4K/8K、VR/AR等业务应用需求。在通用能力设施方面,提前布局物联网、车联网,推动智能感知设施、车路协同设施等成网部署,建设全域覆盖的智能感知网络,试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全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底座;试点离岸数据中心接入配套,为外国使馆、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便捷开展跨境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1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树立并推广“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基本理念,通过系统实施分质供水、雨洪管理、清洁能源、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以及综合管沟等市政新技术,促进园区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园区骨干路网架构,全面启动东坝大街等三主干路、五次干的八条道路实施,着力收尾金盏东区支路建设。前瞻地下空间一体谋划,结合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地下空间开发、市政管线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布局等,探索区域统筹的综合管廊建设安排。

(20)推动生态景观功能化建设。强化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打造生态廊道体系,关注滨河与沿路的生态林带建设,强调与休闲游乐、防洪、道路防护等功能相融合。突出生态资源的服务城市功能激活,将文娱、消费、会展等功能与生态空间一体化实施,充分满足人群交往、休憩、游乐等活动需求;串联生态网络,将道旁绿地、城市公园、功能绿化等网状链接,打造城市绿廊、慢性步道等健康生活系统。鼓励市政设施公园化实施,采用地下设计、地上绿化形式,在绿隔、绿廊中集成“污水厂、再生水厂、变电站、垃圾转运站”等市政设施。

三、保障措施

(一)搭建综合协商的工作平台

搭建共商工作平台,设立实体空间或平台,形成多部门共事、定期会商等制度,明确任务功能建设需求,反馈功能实施政策诉求,努力平衡供需关系。探索高效决策机制,创新跨层级跨领域议事规则,探索以部门共同行函、联名会议纪要等多种备案载体,形成多层次、高效率的定事机制。形成共识进度安排,制定园区功能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清单,融合各条块资源、任务、工程等时序安排,形成功能落地合力。

(二)架构多规合一的编制平台

统一目标愿景蓝图,将金盏园区城市核心功能凝结为各工作团队的底层共识,将功能实施所需要的主要场景提炼为各专业支撑的根本任务,“以终为始”的凝聚专业力量。统领规划编制逻辑,将核心功能的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塑造、高标准运行定义为各专业研究及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引导各团队在各自领域围绕功能场景的落地,形成一体化、创新性的业务分工。搭建跨界工作平台,搭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本载体的数据平台,将产业、交通、生态、政策等各专项研究成果及数据共同导入,形成统筹化、突破性的业务协同。

(三)建设项目协同的招商平台

抓平台招商,除建立统筹共享的市区基础招商平台体系外,还应注重充分利用服贸会、进博会、港交会等重大活动、国际组织、国际协会等多元平台,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抓专业代理,加快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更多的与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由深谙市场法则和经济规律的中介咨询机构提高招商效率。抓税源采买,借势金融整顿、市场出清等难得契机,甄选财务困难但质地良好的潜力企业,通过土地合作、资本入股等多样方式引入落户,为区域发展超前布局涵养税源。

(四)强化运营维护的治理平台

强化建设工程服务能力,联合相关机构成立项目推进小组,在园区规划讲解、项目政策申请、建设工程报审、施工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多方面、全方位的跟随式服务。强化自持空间运营能力,成立园区国有资产开发建设及运营平台,综合承担重点项目建设、公益项目补缺、特殊项目运营等攻坚任务。强化新型基建统筹能力,设立新基建专项协调小组,充分把握新基建——新主体、新模式等特征,主动协调新基建建设者在区域的系统布局,积极吸引新基建应用者在园区的创新场景应用。

(五)打造展示推介的宣传平台

强化国际视野的广泛宣传,充分借力外交部的平台及资源,加快与“一带一路”重点国际城市、重要国际组织等建立信息沟通的常态渠道,及时发布园区建设愿景,定期展示开发进程,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展示与传播能力。强化重点领域的全球引企,加强与服务贸易中寡头公司、跨国企业、重点行业协会等建立沟通联络网络,详尽介绍园区发展战略,及时推介土地出让信息。强化优惠政策的精准推介,精准筛选回国投资企业、进京布局企业等,建立提前走访、定期拜访等沟通机制,针对企业落地需求优化、完善园区政策设计,形成定制化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