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朝阳
12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举行,标志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启动运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研究室主任臧铁伟、办公室二级巡视员石红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清、法制办主任王荣梅,朝阳区领导王灏、陈宏志、张克斌、赵红伟、宝月凤、许嘉宁、叶青、杨蓓蓓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宣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确定北京市朝阳区人大常委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通知》,举行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仪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于2021年7月将朝阳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这是北京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8月以来,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交办的5部法律(草案)的立法征求意见任务,收集意见、建议239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修改意见、建议215条;完成《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城乡居民问卷调研1次,协助组织地方组织法、噪声污染防治法修改调研座谈会2次,较好地完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交办的各项立法调研任务。
许安标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部署,是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安排,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要对标立法任务,充分发挥朝阳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特点和优势,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上开好局、起好步,形成特色品牌,走在全国前列,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质增效、迈上更高水平。
要加强协作配合,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打造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便捷高效收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联系网络,“原汁原味”及时准确反映人民群众意见诉求,共同把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好,功能作用发挥好,为国家立法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把朝阳区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既是对朝阳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朝阳未来发展的有力鞭策。朝阳区将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高标准推进联系点建设,高水平开展联系点工作,高质量反映联系点意见,高效能拓展联系点功能;将坚持党的领导,广泛凝聚联系点建设合力,切实把联系点建设好、把职责履行好、把作用发挥好;将发挥朝阳优势,高标准打造联系点建设样板,积极为国家立法提供朝阳情况、贡献朝阳智慧,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朝阳答卷”。
朝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宏志代表区人大常委会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对朝阳区人大工作的指导与支持,他表示,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立法征询“直通车”;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服务群众“连心桥”;坚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全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法治建设“金名片”,形成更多朝阳法治建设的特色经验,为立法实践提供更多朝阳智慧。
会前,许安标一行还前往太阳宫地区代表之家(立法联络站)进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