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创新机制破解预付式消费退费难
今年,朝阳区成立了全市首个预付费工作专班,在全市率先上线教育培训行业预付费资金监管和“朝阳预存宝”预付费资金监管两个平台……通过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预付式消费监管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破解预付式消费难题。5月、6月份,全区该类投诉量环比下降20%。
成立工作专班 攻克预付式消费退费难
朝阳区市场主体达38万余户,预付费纠纷案件量是目前消费类诉求的一大难题。今年,我区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一办到底”为目标,以“朝我说”“我来办”为载体,聚焦“七有”“五性”解决民生诉求,抓住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将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纳入“每月一题”。
从政府监管层面入手,我区成立了全市首个预付费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预付费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今年初,由区金融办、市场监管局牵头,区教委、人力社保等13个部门抽调2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预付费工作专班,常驻在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与公安朝阳分局、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等非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数据协同、“行刑衔接”的工作机制,以企业经营状态、诉求数据、违法信息、舆情监测等情况为基础,对企业进行画像,并实现高、中、低三级风险评级划分。“以教育培训类机构为例,截至7月初已监测70843家。”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企业,朝阳区通过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公众号、市场监管局公众号和行业主管部门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黑名单警示公告,由行业主管部门公示优质企业白名单。对于涉嫌犯罪的预付费类高风险企业,由专班配合公安机关予以严厉打击。对于中风险企业,开展多部门集中约谈,通过建立“一企一档”,提升约谈质量和整改落实效率,目前已针对96家企业开展约谈。
建立监管平台 预付费消费更安全
在统筹推进预付费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同时,我区还把握住预付式消费监管的关键点即“把钱管住”,先后推出了“朝阳预存宝”“预付管家”等资金监管平台,既保持了预付费模式的优势,又保证了资金安全。
今年1月,我区推出了初版资金监管平台“朝阳预存宝”,商家将预付费产品接入平台供消费者购买,银行对平台内流转的预付费资金进行100%监管。当消费者付款时,资金自动转入银行资金存管账户,只有消费者实际消费后,银行才会将费用划转至商家。
北京巨人文化艺术学校是首批加入监管平台的商家。“去年,很多家长反复来学校考察,可是迟迟下不了决心报名,就是因为害怕遭遇预付费纠纷。”校长王立说,如今,加入了“朝阳预存宝”,让很多家长能放心地进行预付消费,也有利于学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预付管家”是我区推出的新版资金监管平台,该平台在“朝阳预存宝”的基础上,整合了企业画像,研判风险等相应功能。目前,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总体监管企业达486家,监管资金总额28.8亿元,涵盖教育培训、美容美发、体育运动、洗车、餐饮、儿童游乐等行业领域。
此外,我区还新推出了“楼长助手”小程序,依托商务楼宇“双楼长”机制,为全区969座楼宇的1481名楼长提供监管技术平台支持,并在三里屯等3个街道试点构建区级、街乡级、楼长级三级监管体系。“‘双楼长’由楼宇物业和属地社区(村)负责人共同担任楼长,他们能够掌握入驻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一旦发现企业有跑路的苗头,楼长将第一时间反馈。”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楼长的反馈信息,由多部门联合开展全流程风险评估,包括是否有过欠租、迟交租金行为等。若触发多项评估风险,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督促商户停止收取预付费,并实施重点监督,进一步维护市民的消费权益。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朝阳区预付费消费退费难的投诉量正在下降。根据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数据显示,今年5月、6月,月诉求量环比下降均达到20%,6月解决率较1月提高13.44%;满意率较1月提高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