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入画来
日期:2020-12-07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蓝天越来越多,河流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PM2.5年平均浓度大幅下降,河流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一幅碧水蓝天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治源头分类施策见成效
今年前10个月,我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和2015年PM2.5累计平均浓度83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50%,“空气好了”成为朝阳群众的普遍感受。
可喜的数据背后,是朝阳区全力推进蓝天保卫战的努力。“十三五”期间,朝阳区聚焦打好蓝天保卫战,把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作为朝阳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标蓝天保卫战各项目标任务,分类施策,实现精准防治。
精细化管控扬尘。针对裸地扬尘、施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等不同特点,通过覆盖有机物、裸地苫盖、湿化作业等方式,分别施策,降低扬尘对空气的污染。
严格监管移动源。持续推进移动源低排放化工作,淘汰高排放车辆、有序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与编码工作。五年来,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货运车辆23.7万辆,2019年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工作以来审核发放机械编码4552张,从排放源头管控污染排放。
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开展散煤和散乱污企业“两散”治污专项执法,2017年,通过煤改电、煤改气、集中供暖改造等形式,朝阳区基本实现了全境无煤化。与此同时,对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进行疏解,调整清退建材、化工、印刷、家具制造等污染企业,清理整治小散乱污企业。
蓝天还需碧水伴。朝阳区持续推进碧水保卫战,依托“河长制”,加大萧太后河、通惠河、坝河、清河等境内水系的综合治理力度。截至2017年,全区34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到目前为止,5个国家级、市级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标。
天蓝、水绿、土净是朝阳不断追求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朝阳区深化净土保卫战,印发实施《朝阳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修复污染地块、严格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精细化智慧管控添助力
工地扬尘24小时视频监控,细微颗粒物自动监测、遥感监控移动车辆……“十三五”期间,朝阳区突出科技治污,应用科技手段,织起一张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污染防控网络,进一步提升科学化、精准化治污能力和环境监管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在区住建委的视频检查室,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我区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等的建设场景,渣土车出门是否清洗、施工土方是否苫盖等情况一目了然。
2018年,我区在原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搭建扬尘治理管控平台,通过施工现场24小时监控探头和智能识别系统,实现对非法运输车辆自动识别报警、对车辆冲洗不达标问题现场取证通报以及实时监管工地“门前三包”。
“十三五”期间,朝阳区强化污染源信息化监管,建成扬尘治理管控平台的同时,还建成了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在线监测系统,将“治”置于“防”前。
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理在线监测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重点污染区,自动跟踪并分析异常污染特征,掌握变化规律,实时分析区域内点源、线源、面源特征,定位疑似污染源,识别燃煤锅炉、餐饮油烟、小散乱污集聚、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的异常行为,为日常及重污染期间监督检查执法提供精确依据,并实现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的协同联动治理。
环境监测精细化,污染治理才能更准确。针对颗粒物,我区分别建立了覆盖近600个点位的细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和覆盖124个点位的粗颗粒物自动监测系统、覆盖73个工地搅拌站的PM10监测系统。综合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气象、卫星遥感、排放源等数据,对细颗粒物浓度情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感知;监测和跟踪扬尘污染,针对典型工业区和部分道路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高密度监测网试点监测工作。
为提早发现、尽快解决污染问题,我区还加紧建设重点区域精细化管理APP系统,对重点18个街乡的小、杂、散污染源24小时巡查监控,各街乡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测系统移动端实时、全面、准确掌握本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对污染变化进行专题分析、精准把脉。
在依靠科技力量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方面,朝阳区建成5套固定式遥感检测设备,增设2台移动式遥感检测车和汽柴一体设备,进京方向增设3套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逐步提升区域移动源排放科技监管水平。
聚合力污染防治常态化
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我区探索、建立了各项污染防治攻坚保障制度,形成污染防治闭环化、常态化管理,有效保障了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三五”期间,各大气污染防治单位联动更加紧密,协作更加成熟,区住建委会同区生态环境局、区城管执法局成立联动办公机制,整合行业管理行政执法资源,形成1+1+1>3工作合力;区住建委牵头制定包括水务、园林绿化、市政基础建设等多行业的施工现场扬尘管控工作方案,空气污染应急响应能力逐步提高。
朝阳区还全力构建部门监管、街乡监督、社区、村巡查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各相关部门负责本行业本领域的大气污染减排、监督管理等工作;各街乡对本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总责,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组织实施。
在多部门的协作努力下,今年10月,我区PM2.5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督导帮扶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落实街乡责任、解决群众身边突出问题、改善大气质量的好方法。建立帮扶指导机制,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对全区43个街乡开展全覆盖帮扶指导,并对重点区域、排名靠后的街乡进行重点督查。组建大气精细化联合治理办公室,以监测数据为治污抓手,重点开展核心区街乡环境问题排查、重点街乡帮扶治理以及对高值异常区域进行跟踪溯源等工作。
为促进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环境质量改善,朝阳区还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公众满意度。深入落实“闻风而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实现生态环境领域诉求响应率100%,解决率、满意率持续提升;结合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深入开展“点穴式”执法检查,推动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组织对城乡居民开展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居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和街乡反馈,推动解决。今年10月,区生态环境局共受理环境信访和投诉举报事项较去年同比下降44%,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五年攻坚,成果丰硕。朝阳花大力气攻坚环境污染,如今,天蓝水绿、土净景美,朝阳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