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赛后将作为冰雪体验基地助力冰雪运动普及
日期:2020-11-30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记者从朝阳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获悉,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11月27日已通过由市重大办牵头组织的完工验收,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第一个实现完工的改造场馆。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将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
朝阳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李建斌告诉记者,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项目于2018年12月25日开工至今,朝阳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本着为奥运服务理念,对该项目严格监管,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019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次完成游泳池与冰场的转换,成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转换”的场馆,实现了“水立方”变为“冰立方”的华丽转身。并于当年12月,成功举办了中国青少年冰壶公开赛,成为第一个开启了高规格冰上赛事、并率先进入实战测试阶段的冬奥场馆。
据了解,“水立方”改造涉及建筑、结构、防水、膜维修等工程领域,约70个独立施工区,50000平方米的改造面积。改造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的“水冰转换”。即在比赛大厅中部通过搭建可转换结构及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种转换模式不仅实现了“水立方”与“冰立方”互换,还实现了转换材料重复利用,大幅降低后期拆除改造成本。
目前,“水立方”已启动第二次“水冰转换”工作,比赛大厅内已开始新一轮的场地转换结构搭建,全新的冰面将于年底亮相,届时将为公众提供新一轮的冰上体验活动场所。据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比赛大厅将具备冰上赛事、水上赛事及大型商业活动的承办条件。赛后,国家游泳中心比赛大厅将实现在“水上功能”和“冰上功能”之间自由切换,既保留了“水立方”本色承接水上赛演项目,又平添了“冰立方”魅力,开展和普及冰上运动,成为奥运场馆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同时,为做好场馆的后期运营,国家游泳中心还利用南广场地下空间建立了两块冰面,一块为标准冰场、另一块为冰壶场地。届时,将作为奥林匹克中心区冰壶项目体验基地,为大众提供开放的平台,为广大市民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