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区“高精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日期:2020-11-20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记者从区科信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朝阳区统筹区域创新资源,促进各类创新要素交流对接,推动“高精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承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985家,占全市的14.5%,比“十二五”末增长近两倍。我区依托国家文创实验区大力推动文创独角兽发展,实施“蜂鸟计划”,2017至2019年,共认定“蜂鸟企业”743家。根据《中国独角兽报告:2020》,我区快看漫画、得到APP、太合音乐、马蜂窝等20家企业上榜,占全市总数的29.9%,占全国总数的12.3%。目前,全区已有蓝色光标、掌阅科技、宣亚国际等78家上市挂牌文化企业,汇聚了蜜莱坞、优客工场、微票儿、天下秀等一批“独角兽”企业。
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我区加速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领域,全区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6.7%,我区在5G技术示范应用上全市领先,全区已建设5G基站3021站,数量全市第一,并在电子城高科技产业园建成全国首个5G公共开放试验平台。
以服务业扩大开放为抓手,我区通过创新服务载体与服务举措,进一步推进金融、科技、文化、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开放程度,积极打造科技服务集聚区,国际研发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创业孵化机构等多类型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发展,且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科技服务,股权众筹、研发众包、硬科技孵化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此外,我区还全面推动科技与文化、金融、商务服务、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养老、旅游、体育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研究制定了《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支持文创企业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产业融合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