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朝阳要闻

朝阳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 24小时轮班检测不间断

日期:2020-07-06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是防控重点工作之一,而核酸检测的大部分工作要在实验室内完成。近日,记者探访了朝阳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这里,昼夜灯火通明,24名检验人员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三班倒”确保全天检测不间断。

分秒必争实验室就是前沿阵地

“样本马上到了,穿装备进实验室!”每当听到这句话,不管是白天还是午夜,当班的检测员都会第一时间做好战前准备。

和记者前后脚抵达实验室的是一批来自朝阳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咽拭子样本,这些样本被严密包装后,由受过生物安全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随车押送到这里。7名检测人员接到通知立即采取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全副武装”进入实验室。

刚从实验室出来,休息没多久的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科长王海滨,也一路小跑赶到,与队员们一起穿好装备进入了实验室。样本从传递窗被送到检测员的手里后,他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

早一点做完检测,就能早一点出结果,为防止疫情蔓延争取时间,所以实验室的每一位检测员都是分秒必争。快、稳、准也成了所有检测人员的必备素质。

王海滨首先将送来的咽拭子样本经水浴设备进行病毒灭活,然后,把样本放入核酸提取仪器中进行核酸提取。核酸提取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加样,是整个操作中生物安全最关键的一步。也是这一步,他有可能直面新冠病毒,也面临着气溶胶传染的风险。王海滨每一步操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必须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抽丝剥茧寻找病毒。

“在里面满脑子都是实验,都是争取时间,根本没感觉到身体不适,只有汗水流下来的时候不太方便,不能擦,只能侧着脸用眼睛的余光去看密密麻麻的试剂孔。”6个小时后,检测结束,王海滨脱去厚厚的防护服,背靠更衣柜稍事休息。熬红的双眼、脸上被口罩勒出的痕迹、衬衣上清晰可见的白色汗碱,无一不显示着检测一线的繁忙与艰辛。

环环相扣每一份结果科学准确

在“全副武装”以及“负压”的状态下,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每个检测人员来说,都是一项不小的体力考验。与此同时,他们还要确保结果准确。

“确保每一份样本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这不仅是对我们专业的要求,也是我们疾控人必须交上的答卷。”检测员雷娜说。

每一份样本都要经过样本灭活、核酸提取、上机检测和数据上报等过程,看似简单的每一步,背后都是检测人员无数次的实践、强大的专业技能和体力支撑。

与公众想象中不同的是,检测结果并不是简单的是或者不是,而是需要检验人员对数据曲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刚刚完成检测的雷娜一边脱去层层“束缚”,一边对记者说:“今天的样本检测结果全是阴性,我也感觉如释重负。”摘下口罩,雷娜的脸上露出深深的压痕。

目前,朝阳疾控核酸检测实验室已经形成了核酸检测各个环节无缝衔接的流水线作业。“天气炎热,奋战在各个核酸采样点的医护人员及时采样并送到实验室,很是辛苦,我们必须把好这最后一关,给出准确结论。”王海滨的话语里饱含着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开足马力全员超负荷运转

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的要求下,核酸检测需求量激增,每一张科学准确的核酸检测报告背后,是“病毒猎手”们的专业素养和辛苦付出。

朝阳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团队以“80后”为主,在王海滨的带领下,这支专业团队从年后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负压”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成了每一位检验人员的常态。尤其是进入6月以来,检测量猛增,最多的一天,接收了近2000个样本,所有人员“三班倒”,昼夜不停、争分夺秒地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在多次接到紧急任务时,这支团队默契配合,加班加点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检验记录。

“熬大夜是常态,有时候紧急任务来了,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检测员宋衍燕说,在负压实验室,又要三级防护,待久了缺氧、疲劳、眼睛不舒服,出来后说话都有气无力。但是特殊时期,没人喊累,大家都会站好自己的这班岗,坚持到底。

而脱下防护服,走出实验室,这支团队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80后”。雷娜、田甜和顾琳三位检验人员在春节时就把年幼的孩子送回了老家,想念孩子的时候只能开视频见一面;有的成员,孩子还在哺乳期,为了方便疫情倒班,毅然给孩子断了奶,托付给父母照看……舍小爱,为大爱,大家并肩作“战”在一起,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