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朝阳要闻

朝阳打好科技扶贫“组合拳” “授人以渔”按下精准脱贫“快进键”

日期:2020-05-25 来源:朝阳报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在脱贫攻坚中,我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整合区域优质科技科普资源,组建专家扶贫团队,围绕结对帮扶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通过技术指导、专业培训等形式,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受援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科信局对口支援内蒙古卓资县,河北唐县、康保县、阳原县等6个地区。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区科信局梳理了各个贫困县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贫困县均存在种植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基层畜牧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百姓科学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内蒙卓资走访调研过程中,区科信局扶贫工作组发现卓资县的“卓资熏鸡”品牌历史悠久,但存在营销渠道不畅、品牌运作不灵的难题,而且养鸡农户较为分散,后期加工规模化程度较低。

根据调研中掌握的情况,区科信局组织了中国农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有针对性地为当地农户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并与当地县委县政府对接,策划实施了“北京油鸡草原牧养技术集成应用示范与对口帮扶卓资县”项目,建立了京蒙互动的油鸡养殖技术服务中心,为卓资县十八台镇发放1000余只鸡苗,以“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牧养+回收”的营销模式,培训带动当地贫困户养殖油鸡。

“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组织法律专家为卓资县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支撑,加强‘资熏鸡’品牌及商标注册保护。”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河北省阳原县自然禀赋比较适合葡萄种植,但是土壤盐碱化、葡萄品种不合适等问题让当地的葡萄种植业发展受阻。区科信局从当地取回土壤做了详细测试,并委托我区种养中心制定了改良土壤的建议方案。同时,针对葡萄种植和深加工,科信局为当地做了“冰葡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当地按照产业链设计,开发冰葡萄酿造产业。

在内蒙卓资县,针对当地种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区科信局组织专家面向当地科技协调员、农户、职高农技专业学生,开展养殖实操技术、经济作物的种植等知识讲座,丰富当地农户种养殖技术经验;在河北唐县走访蔬菜种植区、养殖基地,就蔬菜栽培及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康保县调研凯阔、康盛、乾信牧业等典型农业企业时,专家团队就牧草种植、肉羊繁育、亚麻籽油加工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指导交流……

借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区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中心、自然博物馆等近20家驻区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才优势,区科信局组建了实力雄厚的科技专家扶贫团队。自科技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区科信局陆续组织专家团队80余人次,开展了现场技术指导、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科普教育等活动。

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区科信局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对接受援地区科技需求,搭建“科技扶贫线上服务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服务覆盖面,为受援地区持续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巩固提升脱贫成效。5月,区科信局联系康保县工信局,由北京市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组织,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面向康保县凯阔食品检测人员,组织开展“色谱、光谱检测技术应用”等分析检测技术线上培训活动,促进农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人才的培养。